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4, 0(2): 76-77 doi:

行者·随记

印象红山

文图/田万里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责任编辑: 陈慧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田万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所著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散见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作家》《诗刊》《长江文艺》《北京文学》《十月》《青海湖》《散文选刊》《渤海风》等数十家报刊。曾获吴伯萧散文奖、中国当代散文奖、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长篇散文《淇河》在《美文》悦读榜“2023年读者最喜爱的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读者最喜爱的长篇散文”奖。

PDF (159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田万里. 印象红山.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4, 0(2): 76-77 doi:

>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分布于西辽河流域。其创造力是由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多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而产生的,至今生机盎然,活力依旧。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发掘而得名,红山遗址群位于赤峰市城东北3千米的红山北麓,西临英金河,截至目前,共发现有红山文化遗址500余处,规模大小不一。

小型遗址仅有4 ~ 5平方米,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阿府营子村西坡岗上的敖汉旗西台遗址,是至今仍保存较为完好的环壕聚落,两道围壕连接成“凸”字形,将房址与窖穴环绕其内。

较大型遗址可达30万~ 100万平方米,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查干木伦河(西拉木伦河北支)西岸坡地上的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在此处发现的抹有白灰面的红山文化房址及围壕残段,为一处高规格的红山文化中心性聚落。1981年发掘时,地表上依然裸露着半地穴房址、壕沟等遗迹。遗存至少包含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中期的一部分出土文物。比如红山文化中期的彩陶、石耜、石刀、石雕人像及勾云形佩、三联璧、龙形玦、鸭形饰件等一批珍奇玉器。

最大型遗址约有2万~ 3万平方千米,如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凌源市及建平县境内的牛河梁遗址,主体分布约50平方千米,乃一处规模宏大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中心性祭祀遗址,分布有积石冢石棺墓、女神庙、祭坛、大型祭祀平台等相关遗迹,其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牛河梁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该遗址有关红山文化的坛、庙、冢等遗址和珍贵玉器的发现和出土,以及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出土文物可以证明,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为中华民族五六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证,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深入研究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 玉龙 国家博物馆/藏


> 云形玉佩 翁牛特古代艺术博物馆/藏


> 磨光红陶黑彩尊 翁牛特旗博物馆/藏


>两耳双颈红陶壶 翁牛特旗博物馆/藏


> 猪首龙


红山遗址群包括聚落的古遗址和古墓葬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陶器、石器及骨器,在这些墓葬里均有出土,其中以细泥彩陶、石耜最为重要,在北方农业发展史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6年5月25日,红山遗址群经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红山文化的最高体现就在于那些文化和历史遗址遗存。例如,内涵十分丰富的陶器装饰艺术和技艺超群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常见。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精美绝伦,就如天外来客般尽显神秘。

如今这里已出土玉器百件之多,其中猪首龙乃红山文化玉器代表作之一,它周身卷曲,吻部高昂。纺织、绘画、耕种、放牧、捕鱼、猎兽等这些远古的文化信息遗存与特征,在红彩陶和之字形纹陶器上亦有所体现。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最著名考古学文化之一,更是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十分显著的重要文化遗产,在与中原仰韶文化,以及东北诸多原始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