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 0(1): 58-61 doi:

行者·随记

苍松翠柏山水间 峭壁悬崖九华山——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

文图/赵洪山

作者单位/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 陈慧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赵洪山,国家一级摄影师、经济师、河南大学兼职教授。曾出版《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地质摄影》等多部摄影画册、文集、高等学校旅游地学规划教材专著,多次举办个人摄影展。

PDF (1206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赵洪山. 苍松翠柏山水间 峭壁悬崖九华山——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23, 0(1): 58-61 doi:

九华山山峰秀丽,高出云层的山峰有九座,也称九子山。“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李白诗词中的九华山钟灵毓秀,清丽脱俗……也许因为它是佛教圣地,也许因为它独有的地质演变史,笔者对九华山的钟爱由来已久。择日与三两好友,到访了九华山风景区九华镇。

置身九华山中,独坐通往花台景区的索道。索道运行轨迹丰富,沿途景观拨动着我的心弦,连片竹海被风吹拂,每一棵竹子因久居莲花佛地的原因感觉充满了灵性,似欢迎着每一位到此一游的客人。索道幽幽抬升,好似悬浮空中踏云而行,我缓缓闭上双眼,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葱绿的浓荫,天空的飞鸟,湿润的空气中混杂着野花淡淡的香气,被静谧包裹着,半梦半醒中,不觉已到站。

此时,天空刚好放晴,太阳鬼使神差般从云层中探出头来,丝丝光束、片片云海将九华山装裹得越发美艳。登顶花台山,高山峻岭之中的花台有着原始、古朴、纯净、清新的天生丽质,登顶之后才发现花台并无“花”,那为何叫作“花台”呢?因九华山春天会有漫山的映山红(野杜鹃)开放,花台正是观花最佳景点,因而得名“花台景区”。往山下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往山上看是高耸云天的山峰,四周环绕着突兀的峰岭和嶙峋的怪石,气象万千却又互相争奇斗异,因而又被称为“梦幻花台”。据友人介绍,九华山体位于皖南断块隆起的中心部位,主体由花岗岩构成,受构造、岩性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泉流交织其中的独特地貌景观。由于其隆起幅度自核心部位向周围逐渐减小,外围山地由硬度较花岗岩小的花岗闪长岩和沉积岩组成,易被冲刷蚀低,因而整个九华山体由众多千姿百态、高低参差的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等组成。九华山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九华山断裂位于九华山中部且南北两端均伸出区外,主要发育于九华复式岩体钾长花岗岩中。构造岩由破碎带中心向两侧为糜棱岩—角砾岩—破裂岩的横向分带性,最外侧为劈理化带,沿断裂带在上闵园充填有安山玄武玢岩脉,南部充填石英脉而形成南北向的山脊,根据岩体剥蚀程度及充填的安山玄武玢岩脉,说明该断裂带切割很深。从区域特征分析,该断裂带至少表现为两期活动性质,早期活动控制了九华山复式岩体第三、四期岩浆的侵入及一系列脉岩的分布,晚期则为左旋剪切,并破坏了早期侵入的岩体及脉岩。该景点可见一颗花岗岩石蛋位于峰顶,外貌呈浑圆的蛋状,基本与母体脱离,四面凌空,因受力平衡而未滑落,花台一带的花岗岩风景更是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置身花台,环看山岳,顿生顶天立地、卓尔不凡之感。

> 九华风云


不容错过的除了特殊的地质景观,还有因为季节原因带来的自然景观。九月的九华山,已经身披秋衣,山体有了夺目的色彩,大树便在这片山林中繁盛生长着,青了的色彩会变成黄色的,黄了的色彩会变成红色的。绿黄红相间,山风拂来,树叶便似天籁般在林间飘然落下,毫不吝啬地铺洒成一张大大的柔软地毯,静候着游客莅临。看着每一片树叶的飘落,心中思起生命的轮回,仿佛是秋天的童话,花台景区带来了秋日里的色彩斑斓,透着赏不尽的迷人与绚丽,犹如穿越了千年,令人心醉。

从“花台”上走下来,就进入了“凌空栈道”。栈道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盘踞“花台”景区之上,游客因这条栈道而得以与“花台”近距离接触。站在栈道上,远观群山,山谷传情,山风浪漫,九华山的花台美景尽收眼底。抬头可见奇峰怪石,低头可望百丈悬崖。漫步于花台高空栈道,行走在悬崖峭壁边缘,体验千米高空的惊险刺激。移步换景,栈道弯弯,道阻且长,视觉冲击强烈。走出这段让人感到恐惧却又欲罢不能的紧贴岩壁的栈道,破碎状的花岗岩奇石已经做好准备等待游客前来观赏。

次日清晨来到天台峰。九华胜景在天台,俗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之说。天台峰是九华山精华,“非人间”三字巨大石刻,映进视野,印在心里,不禁使人产生进入蓬莱仙境的幻觉,令人神清气爽。天台正顶看风景,心神俱醉,倦意俱消,胸襟豁然开朗。唯有永不懈怠地攀登,才会收获峰顶的乐趣。站在山巅,极目远眺,但见九华层峦叠障,四周群山匍伏,景色瑰丽多姿,岩石奇形怪状,栩栩如生,多了几分灵性。而远方村落隐隐可见,更为浑然一体的天地美景增添些许风情。侧耳聆听,风儿轻轻吹过,清冽婉转,似是在诉说衷肠,又听松涛阵阵,亦如温情对话。其实,拍摄的意义,不全是放松心情,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怀着真诚的心,用一路风景洗涤心灵的尘埃,打开闪亮的镜头,拍摄出最纯净的灵魂,于悠悠天地间忘却忧和愁,忘却疲惫和烦恼。

天空依然是蓝天白云。拍照时我暗暗地祈祷着,希望太阳随着摄影动作把景点照亮。也许是缘分,拍到哪里,太阳就照到哪里,仿佛被佛祖庇佑。“大鹏听经石”“观音石”“仙人击鼓”“海马石”等景观被一一收入镜头中。九华山的峭壁怪石惟妙惟肖,再加上一点点想象力,越看越奇,令人拍案叫绝。登上峰顶,爬到天台寺对面的山坡上,在和天台寺平衡的位置,支起相机,等待着最佳光线,把天台寺峰群完整地摄入镜头。远处,白云缭绕,近处天台寺金碧辉煌。登山的台阶上,虔诚的游客熙熙攘攘,构成一幅太平盛世的绝佳图案。快门不停闪动着,半个小时里为天台山留下了几十张绝佳美景。到达天台山顶,撞见眼前的景色,顿时胸襟开阔,倦意尽散。四周群山匍伏,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九华街隐隐可见。清冽山风送来阵阵松涛,醉心其中不能自拔。

一道险峻的“天梯”通向天台禅寺,与“天梯”并行的就是“青龙背”,是天台景区里最大的“怪石”,此为九华山岩体沿断裂侵入形成的巨型岩墙。岩体垂直节理极为发育,经风化、侵蚀和崩塌的改造,形成峰墙和脊柱峰,在天台和十王峰之间保存了最为完整的脊峰,延伸数公里,如一条巨龙,“青龙背”之称实至名归。不知不觉走到了著名的天台景区摩崖石刻,九华山天台古摩崖石刻群大约有二十余处,所到之处的天台沿线山崖石壁上比较集中,凿刻时间跨明、清、民国三个时代,文字有隶书、行楷等,石刻上的书法笔力苍劲。天台寺的背面,就是“一线天”,这里本是一处张裂隙,一个人可以从中侧身穿过,不少游客在这里游玩。游览天台禅寺和一线天以后,来到一处大殿,这里是“万佛楼”所在地,个个罗汉金碧辉煌,栩栩如生。推开“万佛楼”东面的窗户,向远处观看,东边的山峰好像伟人躺卧在山峰,蔚为壮观。走出“万佛楼”,来到“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百岁宫位于插霄峰摩天岭头,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明,初名“摘星庵”,又名“百岁庵”,供奉海玉肉身。百岁宫充分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建成了融山门、大殿、肉身门、库寮于一体的五层走马通楼。大殿利用自然岩体龙头石为基梁,建筑与岩体巧妙结合,独具匠心。

> 九华山天台寺


下山途中,看到了“双桃”景点,这也是天台景区一块比较著名的怪石,名字叫作“金龟朝北斗”,它的成因是花岗岩受到三组节理的切割,在风化、冲蚀和不均匀崩塌后,形成由小型石锥和半圆形石柱组成的造型石,形似一石龟竖立,翘首仰望。“蜡烛峰”更是形神兼备,它的成因是岩体内发育两组垂直节理,后期经过风化和崩塌,形成了孤独耸立的柱状石峰。峰顶生长的松树,酷似微风中摇曳的蜡烛火焰,极为传神,不禁惊叹大自然的匠心独具。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海内外,她用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乐享其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