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 0(1): 4-11 doi:

本期特稿

一方水土 一方人文——自然环境与中国文化形式

文/程捷, 刘晓鸿, 孙洪艳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责任编辑: 张佳楠

基金资助: 本文由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重大项目“自然文化的课程思政与通识素养的协同创新”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自然文化育人模式实践与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程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自然地理、自然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PDF (1475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文/程捷, 刘晓鸿, 孙洪艳. 一方水土 一方人文——自然环境与中国文化形式.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23, 0(1): 4-11 doi:

> 万点雪峰晴 信连勇/摄


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省称(冯天瑜,2005)。中国是一个文化发展很早的国家,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国文化自始即走上独特发展的道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不同的地方因当地资源、环境不同,人们养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甚至不同的脾气秉性、肤色外貌。例如,中国南北方人的个体差异、性格差异、外貌特征差异,就有了“南拳北腿”“南文北武”等说法。这里的“水土”是指自然环境,“养”即形成,“人”是指人文,也可以说是文化。我国南北、东西向跨度均超过5 000余千米,自然环境差异大,形成了不同的地表环境类型,既有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也有人烟稀少的沙漠和戈壁滩;既有一望无垠的平原,也有高低起伏的山地;既有奔流不息的江河,也有碧波荡漾的湖泊。这些环境差异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活动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文化的形成。例如,人们的饮食习惯、风土人情、建筑服饰等都存在差异,其实这就是自然文化。我们把源于自然、基于自然、由于自然、关于自然和对于自然的一切认知、思考、行为和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和过程称为自然文化(马俊杰等,2022),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下阐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特征。

万里同风 各有千秋——中国自然环境特征

中国的地形地貌是非常有独特性的,即三级阶梯,由高至低依次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东部平原—南部丘陵。中国的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南北和东西都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中国地形阶梯状,两条巨龙奔东流,西南高山与峡谷,西部沙漠和戈壁,东部平原邻海洋,北部地势显平坦,南部起伏低丘陵,世界屋脊是青藏。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的地形地貌特征。这些特征将影响我国自然文化的形成。

就中国气候而言,从南至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自东向西降水量降低,气候变得干燥。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南热北寒,东湿西干,南雨北雪,南潮北燥。地表河流、湖泊特征也可以概括为:东部河流属外流,西部河流为内流,黑辽海黄淮长珠,外流还有雅怒澜,流入太平和印度,只有一条入北冰,内流分布蒙新青,最长内流塔里木,东部湖泊是淡水,西部湖泊多盐湖。中国植被、地表生态特征是:兴安太行龙门山,其东森林甚茂密,其西草原和荒漠,西部高山针叶林,青藏草甸和草原。

翠微苍苍 无限风光——山岳高原与自然文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的“吃”是利用的意思,利用山水中的生物、水、矿产、地貌等自然资源,在合理、尊重自然规律条件下让自然资源为我所用,这也是一种创新。远古时代,古人类依山洞而居,如北京市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通常称北京猿人)就居住在猿人洞,山顶洞人居住在山顶洞。山洞能给古人类提供一个遮风避雨、取暖休息的居住场所,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社会,居住在山洞里的古人类在此创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如北京直立人的石器文化,山顶洞人的祭祀文化、服饰文化,等等。

>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


生活在山区的人们,要经常翻山越岭,为了便于上下坡,他们的服饰多宽松,从前的人们常绑腿、戴帽(或用头巾包头)等,这些都是为了便于在山区行走能保护腿部及头部。山区道路崎岖、坡陡路窄,搬运物资多靠人工肩挑、背背,或靠牛、驴、马驮,这就形成了挑夫文化、马帮文化、驿站文化,等等。例如,泰山、黄山、三清山、峨眉山等地的挑夫为游客提供便利。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妇女背上披一块“披星戴月”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美德。因丽江地区山高、坡陡、谷深、路窄,野外搬运东西靠的是背背,早些时候,“披星戴月”的披肩可能是垫于背上便于背东西,后来才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装饰;云南的茶马古道穿梭于崇山峻岭的横断山脉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茶马古道文化,把普洱茶做成茶饼便于运输,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孕育了独特的黄土文化。黄土高原有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地貌。黄土塬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其顶面较为平坦,那里居民就在顶面开挖下沉式窑洞,又称地坑院,就出现“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特殊文化景观。而在黄土高原的北部,是墚、峁地貌,沟壑纵横,壁陡沟深,这里就出现了靠崖式窑洞,也形成了陕北民歌的高亢特点。就像在歌词中唱到的: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那沟里,说不上话话,招一招手。

> 黄土高原陕北的沟、墚地貌


我国有东、西、南、北、中五岳,各具特色,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自从秦始皇登东岳泰山封禅后,历代皇帝以及古圣先贤对山岳就表现出崇拜和喜爱。山岳给人们带来很多感悟和敬重,突兀的山岳总是让人仰望,对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就用“高山仰止”来表示对他们的敬仰。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杜甫登上泰山顶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登上山顶,极目四望,俯瞰山下,云海就在脚下,山峰时隐时现,就有了胜利的喜悦感和征服感,开阔视野,敞开胸襟,陶冶情操,因此人们喜爱登山运动。在九九重阳节,就有登高望远、登山祈福、添福增寿之说。重阳节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重阳节登高“辞青”的说法。

> 峨眉远望


寒晶澄澈 润泽万物——江河湖泊与自然文化

河流穿流在山地平原之中,交织成网,就像人体中的“血脉”,把“营养”输送到沿岸地带。正是河流使地球上的生命繁盛起来,托起了人类的文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以及中华文明,都得益于河流的馈赠。河流还是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精心地雕刻着陆地表面,形成高山峡谷、瀑布急流的秀丽景观,为人类提供一个可以感悟自然、陶冶情操的去处,所以说山水相依,不可分割。

7 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创造了长江流域的辉煌文化,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水稻种植,也建起了干栏式房屋,适应了潮湿气候区的环境。沿江的渔民靠捕鱼为生,有撒网捕鱼,有鸬鹚捕鱼,以船为家,形成了渔家文化。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发育,水路四通八达,商船、民用船穿梭其中,河流两岸形成了白墙黛瓦、前街后河、水港小桥、“人家尽枕河”和“春船载绮罗”的江南水乡风情。

在新疆吐鲁番,那里夏季气候炎热、蒸发量极高,地表荒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为了减少地表流水蒸发,人们创造性地采用坎儿井方式进行引水灌溉。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留存的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还继续发挥其灌溉、防洪、发电等功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在云南傣族地区,每年4月13日的泼水节,是傣族新年,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把象征圣洁、美好、光明的水泼向人群,也表达祝福、平安、吉祥等美好寓意。傣族生活的地区基本处在热带或亚热带南部,一年四季气候炎热,泼水节的形成或许就与其炎热的气候有关。

滔滔江水也给文人墨客带来创作灵感,写下诸多不朽名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望天门山》展现了雄伟的长江峡谷和急流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歌曲《船工号子》的歌词更是表现了船工在长江惊涛骇浪中的胆量、勇气和娴熟的技巧:穿恶浪,踏险滩,闯漩涡,迎激流,水飞千里船似箭,乘风破浪奔大海,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

湖泊是陆地上的积水洼地,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是陆地水资源和局地气候的调节器之一,是候鸟的栖息地、越冬地、歇脚地,大型湖泊还可起到调节旱涝的作用。

湖泊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景观资源、生物资源、滩涂资源、矿产资源等,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以湖泊为生的渔民划着大小渔船在芦苇荡中穿梭,用手撒网、粘网、延绳钓、鸬鹚、扳罾、竹笼等方式捕鱼,形成了渔文化。湖边生长的芦苇、莎草、香蒲等草本植物,不仅为水禽、候鸟、小型兽类提供栖息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水、草、鸟交融的群鸟飞舞、水草摇曳的美丽景观,而且也是很好的编织材料,这些植物晒干后可以编织草帽、草席、草帘、草鞋、工艺品等,这是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也形成了独特的编织文化。

我国西部地区,湖泊基本为内陆湖,因气候干燥,多形成咸水湖和盐湖。盐湖是我国西部地区一大特色景观,在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都有较广泛分布,是重要的盐类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平静而清澈的湖面犹如天空之镜,把天空、人映射在湖中,绘成一幅天、人、水合一的美丽景象,形成了不同于东部地区的湖泊文化。

湖泊还是很多地名的来源,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命名源于洞庭湖,江西湖口县因坐落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而得名,洪湖市、巢湖市、微山县等也是以湖泊命名的。

> 时间之河 信连勇/摄


山林莽原 生生不息——森林草原与自然文化

森林是陆地表面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肺”,是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贡献者,也是土壤的重要保护者。森林不仅具有重要生态价值,是二氧化碳储存库,是天然氧吧,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景观美学价值。

森林能提供丰富的木材,生活在森林地区的人们常常就地取材,用于生活、生产以及经济活动。住房常用木材建造而成,以木材为原料的家具多种多样,木床、木桌、木椅、木凳、木桶、木瓢等,这就是森林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在南方的竹区,对竹子及竹笋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建筑、工具、饮食等,应有尽有,形成了丰富的竹文化。用竹搭建的竹楼非常通风,适合在热带地区居住。手巧的篾匠编织的竹床、竹席、竹桌、竹椅、竹凳、竹柜、篾盘等,以及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竹笋食品丰富多样,有鲜笋、腌笋、干笋、熏笋等,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在云南,特色食品之一是用生竹筒焖饭、焖肉、焖鸡等,肉香、饭香与竹的清香交融在一起,这就是人的创造性与自然原味的融合。

森林中各种菌类繁多,香菇、松茸、木耳、鸡枞、松蘑、榛蘑等,这不仅成为当地居民发展经济和旅游的资源,而且也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云南以全菌宴诚待天下客,东北以小鸡炖蘑菇的招牌菜行走天下。

草原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碳制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陆地表面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把草原称为“地球的皮肤”。草原还是人类物质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石,为人类提供了各类食品、绒毛皮革、生活场所、旅游景观,等等。

蒙古包是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最具特色的住所,白色蒙古包点缀在绿色草原上别具一格,蓝天、白云、草原、蒙古包、羊群形成一幅天地交融的美景。蒙古包整体呈圆柱形,降低了对风的阻力,这是为适应内蒙古高原北风凛冽的冬季;圆形的蒙古包便于搭建和拆卸,便于牧民转场生活;圆在蒙古族人民观念中,代表的是完满、完美、完整。在辽阔的草原上,在一些略高的山顶上用石头堆有敖包,敖包远远就能看见,比较显眼,起到地物标志的作用,在平坦的草原上敖包作为路标显得非常重要。蒙古族堆敖包和祭敖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形成独特的敖包文化。

游牧民族的饮食也是就地取材,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蔬菜很少。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气候都偏干冷,不适合种植蔬菜,尤其到了冬季,呼啸的北风寒冷刺骨,草木早已凋零。为了补充维生素、消解油腻,他们养成了饮茶(奶茶)的习惯。

草原歌曲别具特色,蒙古族的马头琴声和长调的旋律以辽阔悠扬、绵延起伏、悠长舒缓为特征,充分展现了在一望无际、舒缓起伏的绿色草原上,一幅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翱翔的雄鹰、圆形的蒙古包、蜿蜒的河流相互交融延向天边的美景,也表达了当地人民豪迈洒脱、热情朴实、自由奔放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真诚淳朴的民风。

> 阿尔山驼峰岭天池


无边瀚海 见证沧桑——沙漠戈壁与自然文化

沙漠在干旱气候区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地貌景观类型。沙漠中的茫茫沙海,波状起伏的连绵沙丘,给人一种畏惧和生命禁区的感觉。在沙漠中发育的一些绿洲,可供人们生活,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就有一个村庄,名为达里雅布依村,有一千左右的人口,依名为“塔克拉玛干的肚脐”的绿洲而生存,这里到沙漠的边缘竟有240千米左右。

在我国的新疆地区,饮食文化比较独特,食材以牛羊肉、西红柿、胡萝卜、洋葱等为主,烹饪方式主要为烧烤和炖煮,这也是符合其畜牧业和干旱气候条件而形成的比较简单的烹饪方式和饮食习惯,最典型的是烤羊和手抓饭。这里的牧业饲养牛羊,牛羊肉蛋白质丰富;洋葱能去除牛羊肉的膻味;胡萝卜含各种维生素,把这几种食材与大米混在一起炖煮出来的手抓饭不仅美味,做法简易,而且蛋白质、淀粉、油脂和维生素等交织在一起,营养丰富,这就成就了一道特色美食。新疆菜中西红柿和洋葱是很常见的,几乎每一道菜中都有这两种食材,因此他们口味偏酸,这是为适应我国气候东湿西干造成水质偏碱性的环境,也反映了我国“东辣西酸”的饮食特点。

无论在沙漠,还是在戈壁滩地区,民居多较低矮,一层建筑,窗户多开在背风方向,迎风面的墙是密实的,一般不建窗,如果有,其位置偏高,以防被沙子淹没。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外墙和房顶多用黏土或石块建造,而木材取自当地耐旱的红柳、梭梭、胡杨,等等。这里房子的外墙都比较厚,既要保暖,也要防暑,如吐鲁番早期的一些土墙房,墙厚可达1米。

我国新疆地区,在服饰上与中东地区有较大差别,男性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长袍偏短,一般不过膝盖,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颜色也是多样。头部通常戴花帽,而不裹头巾。女性爱穿裙装,喜欢选择鲜艳的丝绸或毛料裁制裙装,常见的有红、绿、金黄等颜色的布料,内穿淡色对裙。

> 新疆盛景 陈继宏/摄


在荒凉、茫茫的戈壁滩上,风裹着沙子从表面吹过,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塑家,精雕细琢着戈壁滩上的砾石,把一块普通的砾石雕刻成千奇百态、形象多样的奇石,似雄鹰展翅,似雄狮怒吼,似波涛滚滚,似河水奔流,似崇山峻岭,似一叶孤舟,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奇石文化。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戈壁滩上,这样风蚀作用形成的奇石甚为丰富,奇石滩吸引着祖国各地的奇石爱好者前去寻宝。

> 阿拉善奇石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既有炎热多雨的南方,也有温凉偏旱的北方;既有山高、谷深、荒漠的西部,也有山矮、地平、林密的东部。人们为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而采取不同生活策略和生活方式,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生活在南方的人们,为了克服潮湿多雨炎热的气候,多居住于干栏式建筑中,便于通风,屋檐较宽,其功能用于遮阳避雨、存放物品、晾衣晾菜、乘凉休息等,把屋檐利用到极致,而北方地区为便于采光,屋檐较窄,因为那里的气候不同。中国的自然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不同的区域有独特的自然文化,从南到北,自东向西,在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农耕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充分显示了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自然文化的形成是二者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结果。

> 阿拉善奇石


人们在创造自然文化的同时,势必也会影响到自然环境,如在大江大河修筑水坝对局部河段的生态系统会产生影响,如在建坝时给予充分考虑或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将影响降到最低;大坝对下游地区的洪水调节、引水抗旱发挥着重要生态作用。再如,在山坡上开发的梯田,虽然将原自然环境改造得“面目全非”,但它不仅为人类提供耕地,增加粮食产量,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的生态作用。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才可以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一个山青、草绿、水碧、天蓝的环境,这就是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自然文化。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