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 0(1): 1-1 doi:

刊首语

经天纬地 负薪构堂

PDF (93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 经天纬地 负薪构堂.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23, 0(1): 1-1 doi:

凛冬将尽,新春在即。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国文化饱含着对绿水青山的向往,蕴藏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我国人民在与自然长期相处过程中,总结出特有的认识自然思想体系。

本期特稿《一方水土 一方人文——自然环境与中国文化形式》结合科学与人文思想,提出“自然文化”概念,从自然景观、地形地貌的多维视角阐述了不同自然文化形态的差异与成因,阐述了我国自然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无字之书 道尽沧桑——湖泊沉积物如何揭示古气候变化》通过分析湖泊沉积物各项指标,揭示气候变化,进而解读今时气候状态和环境变迁;《铟:精妙绝伦的战略金属》从发现、分布、应用等方面介绍金属铟,讲述其不凡作用;《古老矿物 焕发新生——萤石的发现与利用》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述萤石之功用及应用前景,从科学视角论述萤石的珍贵价值及其重要性;《天然画廊南太行——南太行山在河南留下的十大地质奇观》描绘出南太行山融合了人类文明与自然匠心的奇特地貌、壮丽山水;《石之菊》介绍了一种我国独有的奇石品种菊花石,展现其独特艺术价值;《桑干河畔火山村 地质文化耀古今——山西省大同市于家寨村》从自然与人文视角探析于家寨村的资源与文化,兼具科学与社会价值;《志存高远 琨玉秋霜——记青年古生物学家盖志琨》讲述青年科学家投身科研、持之以恒的奋斗人生,激励更多学子热爱科学,从事科学工作,为科学研究奉献力量;《希望》以摄影作品形式,从不同视角展现美丽东方的勃勃生机;《<长征>——革命和地质的跨时空共鸣》从地质学视角解读《长征》,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主义与革命豪情融于地貌景观之中,为诗歌赋予新的内涵;《苍松翠柏山水间 峭壁悬崖九华山——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作者行走于九华山的秀美天地间,带读者领略佛教圣地的旖旎风光和独特风情;《烟雨江南》地质工作者用散文诗体裁将幽婉柔情寄予风光秀美的江南意;《临江仙·游井冈山》瞻仰革命圣地,感悟今昔之变。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盛山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双碳”目标是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使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刊主编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