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2, 30(1): 18-21 doi:

资源博览

北疆之镜——走近高原湖泊

文图/司乐天, 张冰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责任编辑: 张佳楠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司乐天,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地质。

PDF (143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司乐天, 张冰. 北疆之镜——走近高原湖泊.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22, 30(1): 18-21 doi:

> 呼伦湖


湖泊是地球表面的一种水体,由陆地上低洼处积水而成。它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质(泥沙、化学物质、各种水生物等)组成。湖泊到处可以安家, 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气候湿润还是干旱,也不论海拔高低,只要是地面有排水不良的洼地,都有可能滞水成湖。湖泊的盆地和水面有大有小,相差悬殊。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马鬃山以东,长城以北,西南至合黎山与龙首山,北抵国境,是我国湖泊主要聚集的地区之一,湖泊资源相当丰富。那么,内蒙古的湖泊有何不同之处?

据资料统计,内蒙古高原有大小湖泊1 000多个,总面积6 000多平方千米,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1%。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湖泊有620多个,其中盐湖370多个,面积1 500多平方千米,占湖泊总面积的28.55%。咸水、微咸水湖约有200多个,面积约1 000多平方千米,占湖泊总面积的 19.23%。淡水湖泊有40多个,面积约2 800多平方千米,约占湖泊总面积的52.22%。

湖泊何以成

内蒙古高原内陆湖泊均为自然形成。由于地壳构造运动,有的地区隆起,有的地区则断陷 、坳陷,形成凹地积水而成湖泊。这类湖称为构造湖,如呼伦湖、岱海、黄旗海 、查干诺尔 、额吉淖尔等均属此类。而由于河流改道,淤泥堵塞,在废弃的河床上积水形成的湖泊,称为水力冲积湖,如乌梁素海、哈素海就是黄河改道所形成的湖泊。在干旱地区或沙漠中,受强风侵蚀所形成的洼地积水成湖,称为风蚀湖,如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地区分布着的众多小型湖泊即属此类。

由于湖泊所处地理位置和成湖环境的不同,内蒙古湖泊以内陆闭塞湖为主, 中小型湖泊占多数,呈区域性分布。呼伦湖、贝尔湖、乌梁素海是外流湖,有河流相通,河流是天然补给水源。其余湖泊绝大多数为内陆湖泊,主要靠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或有少量河川径流补给,也有少数湖泊有地下泉水补给。

湖泊的演变规律一般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盐湖按其水化学组成或湖内沉积矿床不同而分为食盐湖、天然碱湖和芒硝湖。有的湖泊常有盐、碱、硝伴生现象。内蒙古自治区古代盐湖—石膏矿床也相当多。

那么,湖泊当今的现状到底如何呢?

湖泊之现状

其一,湖泊数量略有减少。资料显示,1990—2018年,内蒙古湖泊数量持续呈现减少态势。其中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1990年有384个,2010年为323个,与1990年相比,减少61个,2018年为301个,与1990年相比,减少83个。减幅分别为15.89%和21.61%。其中1—3平方千米的湖泊数量减少最多,共减少57个。湖泊总数量减少21.61%。

其二,湖泊水面面积减少30%。1990—2018年,内蒙古湖泊面积持续呈现明显缩小态势,近年来,萎缩态势有所放缓,但长期看总体萎缩态势仍十分明显。将湖泊普查成果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流湖泊特征值手册》对比分析,黄河流域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水面面积减少26.8%,10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水面面积减少39.2%,100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水面面积减少42.1% 。内流区诸河,如内蒙古高原内流区1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水面面积减少31.2% ,10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水面面积减少26.7%,100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水面面积减少41.6%。

> 内蒙古高原湖泊分布示意图


其三,湖泊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内蒙古地处我国北疆,从西到东降雨量逐渐增大,而蒸发量逐渐减少。再从风力看,内蒙古地区年平均风速为 2 ~ 5米/秒,可谓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大、干旱、降雨量少,同时,干旱半干旱区的湖泊,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水循环过程中的任何一环被改变,都将使湖泊的自然平衡受到严重影响。

导致这样的结果缘由为何?

湖泊衰退的原因主要为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包括枯水期周期长,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高,水资源量偏枯且用水量逐年增大,煤田开采等工业耗水超限度,灌溉耗水加大等因素。

湖泊水源补给量减少,完全是人为活动引起的。上游不合理的节流蓄水、高耗水的农田灌溉、植被的乱砍滥伐、草场的过度开发,都造成了土地含水、保水能力减小,瞬间径流量增大,湖泊水源补给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居延海的消亡,就是典型的实例。

另外,原始的农业灌溉和粗放式的牧业经济,加之不科学的施用化肥,不仅限制了湖泊的补给水源,同时也给湖泊带入了大量的营养盐,导致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湖泊也与自然万物一样,不断运动、变化。湖泊自形成以后,都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由淡变咸,乃至干涸,直至逐渐消亡。这是湖泊演变的必然结果。影响湖泊演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表现形式亦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综观其要,湖泊盛衰与气候关系十分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讲,湖泊是气候的产物,气候可以造就湖泊,也可以毁灭湖泊。最直观的就是大气降水和大风对湖泊的影响。当天气久晴不雨时,湖面就缩小,由深变浅以至干凅;当降水量大而集中时,湖面就扩大,由浅变深,甚至决口,泛滥成灾,这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干旱少雨大风天气多,风力侵蚀地面表土,引起沙化,暴风使沙粒移动埋没盐湖,这在内蒙古西部既普遍又常见。

人类的经济活动,对湖泊的演变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湖滨滩地围垦,过度放牧严重破坏湖周植被,其他的堵截补水流域、用水不合理等都直接影响着湖泊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加速湖泊演变老化,甚至于使其消亡。

湖泊与人类、自然的关系

湖泊有广泛的资源,它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湖泊能储存水量,调节供水,为工、农、牧业和生活用水提供水源,并能繁衍水生经济动、植物,有的湖泊风光秀丽,已成为引人入胜的旅游景地。盐湖中还有众多的矿产资源,盐、碱、硝是生产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对发展盐化工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可以说湖泊是一个聚宝盆。

大自然造就了湖泊,湖泊有其形成、发展、衰竭的过程和规律。我们要认识它,利用它,为人类造福。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部门十分重视湖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有关部门和专业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基本掌握了内蒙古湖泊的资源情况。各地区已在充分利用湖泊资源,发展农牧业、渔业生产;积极利用盐、碱、硝湖,生产食盐,发展盐化工。目前,正在开展湖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系统工程研究,向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这对内蒙古的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态保护对策

既然湖泊的环境已经遭到破坏,那么该如何进行保护呢?湖泊保护与修复必须遵从湖泊水平衡特点和演化规律,分类分区施策。

其一,大型、重要湖泊在已有人工调控措施基础上,因湖施策,一湖一策,强化水平衡诊断,编制大型湖泊保护修复规划,通过构建水平衡调节机制,重点保证连续干旱年份水平衡体系安全,实现湖泊保护与修复目标。对生态意义特别重要的湖泊,可以探讨调入域外水源,优化水平衡体系的条件和工程措施。

其二,小型湖泊主要依靠自然修复。近期部分湖泊面积扩大说明,在降水增加、开采减少等条件下自然修复是可行的。

其三,构造型湖泊需要加强地质研究,查明构造控水机制和区域、外域地下水系统对当地湖泊可能的影响关系,构建科学的水平衡体系,相应研究遏制湖泊萎缩的综合措施。

其四,开展湖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攻关。探索积极的人工干预技术,在水平衡各环节促进有利湖泊生态维持的变化,比如湖泊边缘湿地生态维持技术、湖面蒸发抑制技术、地下水对湖泊补给增强技术,等等。

按照“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亮丽”的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将“以水定需”作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准则,划定水资源使用红线。

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河湖水生态监测体系,开展河湖生态健康评估;在河湖长制的政策下,加大对河道及滨湖区采砂取土、湿地垦荒和堆放垃圾等的执法力度,还河湖于天然状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岱海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