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之金——走进钛的世界
第一作者单位/山西地质博物馆
责任编辑: 张佳楠
基金资助: |
|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张超,地质矿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及地学科普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张超, 翟德华.
自然界中有一种金属元素名为钛,英文名为Titanium,取自泰坦神族“Titan”。那么,钛具有怎样的魅力,能够被赋予这样一个霸气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钛的世界。
钛,化学符号Ti,是一种银白色过渡金属元素。钛在壳中分布广泛,在10 000米厚的地球表面含量高达6‰,在所有元素中位居第9位。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机械强度高、耐高低温、耐腐蚀、不易氧化、还原性强等特点。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使其不会与硝酸、稀硫酸、稀盐酸以及酸中之王王水反应。但要注意的是,钛会与氢氟酸、浓盐酸、浓硫酸反应。钛的突出优点是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这两点也决定了钛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天神之名——钛的发现
钛金属在航空航天等新兴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更是被誉为“战略金属”,这种重要战略资源是最晚被人类发现的几种金属。钛最早被人类发现是在1791年,一位英格兰业余矿物爱好者发现这种白色粉末。之后在1795年,德国化学家才确认这种元素并将其命名为钛。但实际上两位前辈发现的都是粉末状的二氧化钛。直到1910年,经过了一个多世纪,人类才发现制取钛的方法,美国化学家亨特第一次制得真正意义上的金属钛(纯度达到99%)。但是因为钛的氧化物极其稳定,对冶炼工艺要求非常高,使得人们长期无法制得大量的钛。因此,尽管钛在地壳中含量远远高于许多常见的金属,但其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历史并不长。
钛虽然属于铁族系列元素而被归入黑色金属类别,但它却是典型的亲石元素,常常以氧化物矿物的形式出现。自然界中发现的含钛矿物有140多种,但被工业利用的主要有钛铁矿、金红石和钛磁铁矿,等等。
其中金红石作为最重要的钛氧化物,不仅是提炼金属钛的重要来源,还是一种重要的宝石或者说是宝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含有金红石的宝石,其身价和珍贵程度倍增,比如星光红宝石、猫眼石,等等。
熠熠星光——金红石的宝石学用途
金红石、板钛矿、锐钛矿这三种矿物的成分相同,我们称之为同质多象变体。它们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即二氧化钛,但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和理化特性,所以并不是同一种矿物。金红石、板钛矿至锐钛矿,结构稳定性是递减的。而在自然界中,金红石是分布较广的矿物,锐钛矿和板钛矿都比较少见,也正说明了这点。金红石其实就是最早被认识和发现的“钛”。金红石之所以比其他两种矿物更稳定,是因为它的结构。金红石晶体结构正是以金红石命名的,另外具有金红石型结构的其他矿物有锡石、软锰矿,等等。
金红石通常形成于高温条件下,主要产于变质岩系的含金红石石英脉和伟晶岩脉中。此外也可作为副矿物产于花岗岩、伟晶岩、片麻岩、云母片岩、榴辉岩等岩石中,还可以以碎屑或砂矿等形式分布于沉积岩或松散沉积物中。
自然形成的金红石,其二氧化钛含量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也常常会混入一些杂质,比如铁、锡、铬,等等。当含铁多时,称为铁金红石变种。金红石的英文名称rutile来自拉丁语rutilus(红色),指示金红石的颜色特征。金红石除了较为常见的红色系,比如红棕色、红色,也会有黄色,等等。当金红石富含铁时也会呈现黑色。
金红石属于四方晶系,单晶少见,晶体常呈粒状或针状,通常为四方柱与四方双锥的聚形,膝状双晶常见;集合体常常表现为粒状或致密块状结构,常呈发丝状包裹于水晶等其他矿物中。
金红石具有很高的折射率,仅次于辰砂,高于钻石;而辰砂很少能够以切割的方式来展示这种光学特性。金红石的色散值更是现在已知色散值中最高的矿物,是钻石的8倍还多。这两点突出的特征,使得部分金红石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也是其能够成为宝石的重要原因。
颜色艳丽、光泽度好、具有一定火彩、结晶形态完整的金红石单晶,在经过工匠师的加工后,被切割成多面或者包层,被许多收藏家作为珍品收藏。当以集合体形式出现时,也可以形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形态。在20世纪中期,市场上曾有人工合成多种颜色的金红石来冒充钻石,被称为“五色钻”,也正是利用了金红石优秀的性质。
然而,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的金红石被用作收藏展示,而不是宝石切割。这主要是因为金红石的透明度不高,硬度也只有6;同时,金红石的色散值难以通过切工表现出来,这也掩盖了它的部分光辉。
虽然没有作为独立宝石,但是金红石作为其他宝石的内含物却非常有名。金红石晶体常常作为针状包裹体,广泛存在于各种宝石材料中。由于金红石的折射率高,当平行排列的大量针状或丝状金红石聚集在其他宝石中时,会对光产生某种方向的反射作用,就会表现出特殊的光学效应。
比如在它的助力下,红、蓝宝石(矿物名称为刚玉)拥有了独特的星光效应,变得熠熠生辉、璀璨夺目,毫无悬念地登顶彩色宝石之巅。同样,在它的助力下,金绿宝石获得猫眼效应,随即变身成最为灵动的“猫眼石”,稳坐“猫王”宝座,无可替代。而包裹于水晶中的金红石,更是形成各种发丝状、针状结构,以及红色、黄色、灰色等颜色闪烁其中,使透明无色的水晶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更加神奇。金红石的“最强助攻”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更多的美景,创造了更多的神奇。


飞天之材——钛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金红石是生产钛白粉(高纯度二氧化钛)的最佳原料。钛白粉具有增白能力强、白度高、高分散性、化学性质稳定、折射率高等特征,被广泛用于涂料、塑料、造纸、陶瓷、橡胶、油墨和化纤等行业。金红石型钛白粉不仅具有钛白粉的优秀性能,而且具有更好的耐温性和遮盖力,在涂料行业中被称为“颜料之王”。纳米级的钛白粉对人体无毒无害,不刺激皮肤,在化妆品中广泛使用,粉底、口红、腮红等化妆品的配方表中都有它的身影。
金红石是提炼金属钛及钛合金的重要原料。液态钛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因此可以和很多金属形成合金。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导热率低、耐腐蚀、无毒无磁、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在航空航天、舰船军工、冶金、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汽车、医疗器械、体育器械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制造的飞机比其他金属制成的飞机更加轻便。使用钛合金制造的发动机不仅能重量轻,而且能耐受发动机产生的高温,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与其自身重量之比)。而且钛合金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和耐腐蚀性能,有效提高飞机和发动机的寿命。现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和空客使用的主要材料就是钛合金。
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中,钛合金制成的潜艇,既能抗海水腐蚀,又能抗深层海水压力,其下潜深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钛没有磁性,不会被水雷发现,具有很好的防侦测效果。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和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使用的材料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材料。


在医疗行业,钛与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没有毒副作用,而且能够抵抗各种细菌作用和各种杀菌方式。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采用钛合金制造的骨骼、关节、头盖骨、心瓣、假体等上百种器件,移植到人体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化工行业,金红石是制作高档电焊条必需的原料之一,被广泛用于电焊条、药芯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的制作中。由于其熔点高,被用来制造耐火玻璃、釉料、珐琅、陶土的耐高温实验器皿。金红石还可以用来制作光隔离器,广泛应用于现代光学通信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钛合金制造的眼镜轻便舒适,是眼镜材质中质量最轻的,而且硬度好,镜架不易变形,并且耐腐蚀,不生锈,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广受消费者喜爱。使用钛合金制造的运动器材,包括高尔夫球头、羽毛球拍、自行车车架、轮椅等越来越多。
除了生产生活应用之外,金红石还可以反映地质环境演化变迁,指示地质年代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潜力之股——钛的开发与前景
金红石在全球是一种稀缺和垄断资源。全球产天然金红石的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南非、塞拉利昂和乌克兰。我国金红石矿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枣阳的大阜山、山西省代县的碾子沟、河南省新县的杨冲等地。其中湖北省金红石储量占全国的71.20%,山西省占20.60%。
高品质的金红石一直是找矿热点。遗憾的是,国内目前金红石供应严重短缺,生产矿山极少,所需的高等级金红石基本依赖国外进口。我国钛精矿对外依存度为63.8%,供应风险处于中高级,因此被列为对外依存度高的14种战略储备矿种之一。
自2008年以来,作为重要的稀有和战略金属品种,钛矿石资源的价格逐步抬高。钛白粉在未来几十年里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钛资源的开发利用即将进入高速期。
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四个国家掌握完整钛工业产业链的生产技术,而中国的生产技术与其他三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进一步加强产业升级、加强研发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数据显示,国内钛合金专利申请内涵正在逐步高端化。以钛为主导产品的稀有金属材料(钛合金)已实现现代化专业化生产,其中高档钛材和军工钛材市场占有率超过 80%。伴随着国产钛合金制造的先进民用和军用飞机升空试飞,中华“钛”空之旅拉开帷幕。
•星光效应是一些宝石表面在光的反射下呈现星芒亮斑的现象。见于一些蓝宝石、红宝石、金红石,也见于石榴石、透辉石、尖晶石,等等。
•猫眼效应指的是当把宝石加工成弧面形琢型后,在其弧面上出现一条明亮并具有一定游动性(闪光或活光)的光带,宛如猫眯眼时形成的细线。需注意的是,在中国只有具备猫眼特性的金绿宝石可以直接简称为猫眼,而其他宝石需注明矿物名称,比如具有猫眼效应的月光石,只能叫如月光石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