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1, 29(4): 53-57 doi:

学史·文化

千年运河 浸润古今——郭守敬与 京杭大运河

文图/王洪见, 吕路平

第一作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 张佳楠

基金资助: 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运河文化与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研究”.  18LS010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科研立项一般课题“运河文化通识教育中的课程思政研究”.  BJCZY2021C26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王洪见,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运河文化。

PDF (669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王洪见, 吕路平. 千年运河 浸润古今——郭守敬与 京杭大运河.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21, 29(4): 53-57 doi:

> 郭守敬塑像 邢台郭守敬纪念馆/供


京杭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连接五大水系,沟通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古代承担着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职能,特别是通过漕运保障着首都的粮食供给,对于首都的发展和国家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大运河最初的功能定位虽然是运输,但运河的船载着文化、技术和人才资源,播撒到运河沿岸,无形中沟通南北,起到了文化交流传播作用。以大运河文化为代表的北京水文化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批示指 示中强调,要全面梳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郭守敬等运河发展史上的名人资源,可以进一步丰富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让公众了解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打造运河文化这一文旅“金名片”,高质量推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郭守敬其人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河北邢州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他在天文、历法、数学、仪器制造等领域成就卓著,有20余项发明创造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水平,对于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发展可谓功勋卓著。郭守敬家学渊源深厚,深受“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的祖父郭荣熏陶,从小就“习知水利,且思考绝人”。他在邢台西南的紫金山师从刘秉忠等人,“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虚心好学,再加上数学知识扎实,重视实地调查研究,郭守敬逐渐成长为水利专家。他将水利概括为三类工作,即最基本的农田水利工作、省时和省费的航运工作,以及关乎国计民生的防洪工作。

1251年,郭守敬开始整顿家乡河道,成功组织了邢州城北的河流疏浚工程,修复了失踪的石桥。元代文学家元好问著有《邢州新石桥记》,对郭守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262年,郭守敬在上都向忽必烈面陈“水利六事”,将自己的水利设想及多年考察、治水的经验充分展示给了雄心勃勃的忽必烈。忽必烈听后说:“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当即任命郭守敬为“提举诸路河渠”,负责经办各地水利事宜。对于西夏遗留的废弃水利工程,郭守敬力主“因旧谋新,更立闸堰”,根据地形特点和水文水情的材料,设计可控制水位的滚水坝和闸口;使水利系统重新发挥灌溉作用,再现“塞北江南”的丰收景象。青年时期的郭守敬初步显示出他水利方面卓越的才能,元大都与大运河则为郭守敬提供了大展宏图的广阔舞台。

郭守敬对大运河的贡献

郭守敬在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运河发展史上主要功绩概括为四大方面: 一是对运河“裁弯取直”,缩短航线;二是引入白浮泉水,开发京城水源;三是开凿通惠河,实现大运河全线通航;四是奠定北京水利事业基础格局。郭守敬的这些贡献,在元大都营建和元初的稳定和统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北京城市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裁弯取直”大运河

运河工程直接关系到中国南北统一,特别是首都的安全稳定,因此备受重视。宋人张方平曾说:“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运河的运输要优先保障首都的需要,隋唐以及北宋时期,重心在洛阳、开封等地,到了元代定都北京后,开通山东段运河以缩短航线,对大运河进行裁弯取直提到了议事日程。规划并实施这项浩大工程的便是郭守敬。郭守敬通过实地考察并绘图上奏,确定了山东段运河改造的路线。依据郭守敬的图纸,1283年完成了济州河的开凿;1289年,会通河完工(济州河成为会通河的一段)。山东段运河全长约300公里,修建了30余座石闸,实现了节水行舟,使大运河的漕运直达北京通州,对元大都的格局和政治与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引白浮泉水入京城

元代定都北京后,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通州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往来的漕船、商船大幅增加。虽然漕船可以抵达通州,但从通州运抵京城仍过多依赖陆路运输。郭守敬在对大都城附近水资源和地势地貌进行充分的调研考察后,提议修建从通州至京城的运河,得到忽必烈支持。忽必烈甚至要求,丞相以下文武百官都要参加挖河建坝的工作。挖通运河有人力就行,但通州到京城运河的核心问题是水源。金代曾经开凿过从通州到金中都的运河,但因为淤积问题很快废弃。由于通州地势低,郭守敬的难题在于找到保证运河水量的水源。他在北京周边辗转调研,勘查水源,最终把昌平白浮泉作为水源之一。

在将含沙量很小的白浮泉水引入大都城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郭守敬的水利才能。因为白浮泉与大都城之间的高差很小,直线的引水路线上有低谷、沟渠,水流无法抵达大都城。如果绕开这些低谷、河渠,则将经过西山山麓。在没有科学仪器测量的年代,人们普遍认为西山山麓比白浮泉要高,因此这条引水路线也行不通。但郭守敬却是引水向西,让低处的白浮泉水流向了人们经验认识上的西山山麓高处。据记载,“上自昌平白浮村之神山泉,下流有王家山泉、昌平西虎眼泉、孟村一亩泉、西来马眼泉、侯家庄石河泉、灌石村南泉、榆河温泉、龙泉、冷水泉和玉泉”(《元一统志》卷一),等等。经过水文测量,他“舍近求远”地设计水道,即不用沙河和清河的自然水道,而是向西,直到西山脚下修成渠道,既可输水,又可将西山的水收集起来,注入水渠之中,并汇集到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前身),再向南引入直至通州。“守敬乃能引之而西,是不可晓”,郭守敬创新地提出了以海平面为基准,不仅证实了白浮泉海拔高于西山山麓,还为此后各类工程建设提供了先进经验。

> 大运河分段示意图


开凿通惠河

1292年,在金代闸河(即金代开凿的从中都到通州的运河)的基础上,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工程顺利完工,全长82公里,忽必烈赐名为“通惠河”。通惠河开通后,漕运到大都的粮食由每年几万石猛增到一百几十万石。为了解决海拔落差问题,郭守敬依地形建造了24座闸坝,实现了“节水行舟”。通惠河使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至此,大运河成了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网,运粮的漕船、往来的商船可直达北京城内的积水潭。郭守敬从解决漕运问题出发,将灌溉、防洪和航运兼顾,将开发之利做到最大,“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漕”。通惠河的开凿和白浮引水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大都的漕运问题,而且开辟了大都的水源,为元大都城的建设和都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


奠定北京水利事业基础格局

郭守敬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地区从事水利建设,并指导全国水利、漕运事业。他先后担任都水监、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等重要职务,为水利事业发展、漕运安全和北京城市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因为郭守敬,元代成为历朝历代封建王朝历史上,北京解决水源和漕运问题最好的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修建完成后,北京才彻底解决供水短缺的问题。郭守敬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两进(永定河引水和白浮泉引水)和两出(通惠河和坝河)的供水排水格局,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郭守敬还对积水潭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和改造,使其发挥了调蓄水源的作用,并成为了大运河漕运的终点码头。史料记载,忽必烈在积水潭看到了“轴舻蔽水”的盛况,对郭守敬赞赏有加。交通的便利让积水潭成为商业和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位于城市中心的积水潭也兼具提供城市用水的功能,并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效应。此外,郭守敬改造瓮山泊,建成北京历史上第一座水库,后期逐渐演变为颐和园昆明湖。郭守敬领导或参与的这些水利工程,在城市供水、航运漕运、防洪灌溉、商贸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历史文化名人丰富大运河文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大禹始,举凡“水利灌溉、河防疏泛”历代无不列为首要工作。唐代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反映了诗人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评估大运河的价值,对大运河“千里赖通波”这一不朽功绩的充分肯定。目前,大运河仍在发挥着南水北调的作用,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尤其是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大运河已经成了一条文化之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大运河的生态功能和文旅功能,各地也纷纷建设运河公园、打造运河文旅名片。

运河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城市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运河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运河的文旅功能。运河的自然生态景观及其衍生的文化是发挥生态和文旅功能的主要载体。当前,许多地区主要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景观,疏浚河道,整治环境,通过建设亲水文化公园等,为公众提供趣味、宜居的亲水休闲体验。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日益优美,但文化内涵的挖掘明显不足。在发挥大运河的文旅功能上,要深度融合地域文化,修缮或复原一些负载传统文化的运河特色建筑,如桥梁、堰、闸门和庙宇等,宣传吸引人们来欣赏这种独特的文化景致。城市文化建设,历史名人的权重是很大的。讲好与大运河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在弘扬大运河文化、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目前这些名人事迹在运河文化中体现的尚不尽如人意,值得深入挖掘。这些人物可以是爱国人士、文化名流、宗教人士、帝王将相、巨商大贾等,而郭守敬这样的古代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对运河建设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应占据重要的地位。

北京作为古都,历史上风云际会、名人辈出,将郭守敬等与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其衍生的文化融入大运河文化的建设中,将会是大运河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运河文化建设的“亲水性”是基本的,有水的“灵性”,配合历史文化名人景观的塑造,很容易形成公众喜爱的休闲场所。因此,除了从河道整治和流域生态恢复入手,还要加大对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与宣传,进一步丰富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这一“流动的文化”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

郭守敬在多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除了运河水利方面,还改进、发明了简仪和高表等12种新仪器,制订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行360多年的《授时历》。郭守敬在多个领域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纪念、宣传。如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中国历史博物馆,当时在门厅中陈列了他发明的简仪,元朝展品中设立有他的胸像和事迹介绍。国际天文学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中国科学院把小行星2012号正式命名为“郭守敬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也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等等。但在运河文化方面,对他的宣传弘扬与其历史地位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惠河与北运河交汇之处,建设以郭守敬文化为主题的滨河公园,并且在此地设立郭守敬的石质雕像是较为适宜的,并可以借助科普文化长廊来展现其事迹,让更多的人铭记郭守敬在大运河、通惠河建设和其他领域的丰功伟绩,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

纪念运河史上的文化名人,认真挖掘梳理当地的运河文化知识,不只是让今人去欣赏这些名人作出的功绩,铭记他们的思想,还要深挖其遗产的各种要素,充分表达出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激发公众的爱国之情。要根据环境特点,使这些人物的文化角色更加突出。这需要通盘考虑城市中运河的公共艺术设计问题,具体地讲,即“传承历史文脉,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古运河公共艺术”“把握文化实质,更合理地设计运河公共艺术”“强化文化认同,加强公众参与,提升归属感”。因此,在运河文化带建设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统筹好运河开发与遗产保护,重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增强教育功能,让历史文化名人能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建设的氛围,打造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文化旅游精品,在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中走出一条双赢之路,推进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