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1, 29(4): 30-33 doi:

地质奇观

丹霞地貌 述说承德

文/任伟, 刘剑波, 崔石麟, 万利勤, 于淼

第一作者单位/河北省山区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

责任编辑: 张佳楠

基金资助: 中国地质调查局“承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  DD2019031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任伟,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生态地质、地质遗迹方面研究。

PDF (1194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文/任伟, 刘剑波, 崔石麟, 万利勤, 于淼. 丹霞地貌 述说承德.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21, 29(4): 30-33 doi:

“有山千丈色如丹,三叠风光一径盘”,这是众多描写丹霞地貌诗歌中的一首。在地质学角度,丹霞地貌是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有着“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的说法,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 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广东的丹霞山、云南的老君山丹霞、贵州的赤水丹霞、江西的龙虎山丹霞等都闻名遐迩。本文要介绍的是一处鲜为人知的丹霞地貌景观——河北承德丹霞,这里因皇家园林避暑山庄而闻名,以清王朝第二政治中心而广为人知,但少为人知的是这里还保留着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磬锤峰、双塔山、夹墙沟、蛤蟆石、朝阳洞、天桥山……形态各异,相映成趣。

> 烟雨承德 赵洪山/摄


最美的丹霞

这里的磬锤峰与蛤蟆石隔谷相望,并立于山巅。磬锤峰宛如上帝的拇指,傲立于避暑山庄的南侧山巅,高38.29米,上部直径15.04米,下部直径10.7米,重可达16 000余吨;蛤蟆石体长20米,高14米,形似蛤蟆,头部探出悬崖,腹部有南北两个岩洞,洞室东西联通,其中南侧洞室最大,高1.8米,宽8米,纵深9米,炎炎夏日,坐于洞内,可感受阵阵凉风,让人好不舒爽。康熙帝有诗曰“纵目湖山千载留,白云枕涧报清秋。巉岩自有争佳处,未若此峰景最幽”。这里的双塔山南北双石柱并排立于山巅,南侧石柱高30米,北侧石柱高35米,两石柱相距5.8米,比肩而立,雄伟壮观,又称“双头山”。最为奇特的是两座石柱顶部各有一座古塔,供有石佛,石塔为契丹人1 300多年前修建而成,为这座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色彩。这里的夹墙沟、这里的朝阳洞、这里的鸡冠山、这里的元宝山、这里的丹霞、这里的美景……这众多的丹霞地貌景观共同构成了承德的丹霞地貌群像。

承德的丹霞地貌不仅景观别致,还与清王朝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这紫红色的地质景观究竟是如何演化而来的?清王朝的避暑山庄又为何选址在此?接下来,让我们跨越历史长河,追寻地球变迁,感悟大自然建于承德的独特丹霞。

承德丹霞地貌的形成

距今约2.5亿~ 6 600万年前是中生代,也是恐龙称霸地球的时期,霸王龙、暴龙正信步闲庭,漫步在大陆上。当时的承德地区,海洋早已退去,河流波涛汹涌,沿承德中部穿过,川流不息,大型湖泊分布在承德的多个地方,湖泊的不远处,火山活动活跃,不时爆发出巨大威力。湖泊周围生机盎然,天空中华美金凤鸟、原羽鸟等展翅翱翔,湖边蝾螈、三尾拟蜉蝣往复觅食,水中狼鳍鱼或游或停。在这样的环境中,承德丹霞的岩石开始形成了。

首先是丹霞地貌岩石形成,沉积作用是舞台主角。承德中部,波涛滚滚,一条大河奔腾不息,河流中砂卵砾石不断堆积在底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厚度越来越大,下部砂砾石层受上部压力不断增大,体积不断缩小形成了固结的岩石,这一时期主要作用是压实作用。随着压实作用的进行,颗粒之间持续发生着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沉淀出新的物质,这些新形成的物质将砂砾石颗粒黏结起来,形成更为固结的岩石,这个过程叫作胶结作用。岩石内部矿物受到水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新的矿物,这个过程叫作交代作用。经过这一系列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等,最终在地下深处形成了一套承德丹霞地貌的原始岩石——厚层的紫红色砂砾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 双塔山 于 淼/摄


沉积作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构造运动开始展示出惊人力量。自6 500万年前的新生代以来,承德地区发生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运动,丹霞地貌原始岩石随着地壳的抬升从地下深处出露到地表,形成山峰。在抬升过程中,除了垂向运动,在横向上还发生了挤压作用,在承德地区形成了两组近垂直裂隙(节理),一组沿近南北向延伸,成为了控制夹墙沟、天桥山、磬锤峰和蛤蟆石形成的主要裂隙;另一组沿近东西向延伸,成为了控制双塔山和骆驼山形成的主要裂隙。

接着,外营力作用登上了历史舞台,为我们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雕刻作用。外营力作用主要体现为风化作用,可细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三种风化作用分别对承德丹霞地貌进行了精雕细琢。承德地区昼夜温差大,白日温度上升,夜间温度下降,在昼夜温度变化过程中,岩石表层和内部受热不均,产生的膨胀和收缩不同步,长期作用会使岩石发生碎裂,这就是物理风化作用。水体在流动过程中,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形成弱酸,与承德紫红色砂砾岩中原本不溶于水的钙质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于水中的新物质,这就是化学风化作用。生命的力量不可小觑,植物种子在岩石的裂隙中生长、发育,原来的裂隙大小不满足生物生长需求时,生物就会进一步扩大裂隙,加剧岩石的风化,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风化作用,如今的磬锤峰上,一颗桑葚树仍在顽强生长,同时也在加速磬锤峰的老去。

风化作用更偏爱于“欺软怕硬”,更容易对钙质和泥质下手,将他们从岩石中带走,而对于石英,就有些无可奈何了。在这一套厚厚的砂砾岩之中,有些位置钙质组分含量较高,有些位置硅质组分含量较高,差异风化作用就显现出来了,首先将岩石中的钙质组分和泥质组分等易被风化的物质带走,保留下来石英组分等不易被风化的物质,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朝阳洞这种贯穿山体的洞穴。

地层倾角程度是承德丹霞地貌保存至今的内动力,而区域地壳活动不活跃则是保存至今的外部条件。磬锤峰和双塔山等岩柱类丹霞地貌,极易脱离母体发生岩石崩落,而地层倾角水平,有利于岩柱等保持自身稳定性。承德地区地震烈度小于IV级,历史记载中从未发生过4度以上的地震,区域地壳运动不活跃反映了外界干扰震动小,更能保持自身的稳定。

> 丹霞地貌形成演化图


如今的承德丹霞地貌

承德地区自有人类活动开始,丹霞地貌就矗立在那里,默默注视着人类繁衍和文明传承。承德地区历史悠久,文脉不断,先秦时期是承德地区文化形成的原始期,从商代以前的红山文化到西周时期的东胡、山戎,从春秋时期的北燕到战国时期的燕国右北平、渔阳郡。秦汉时期是承德文化的属性奠定期,这一时期,承德地区是汉族与北方东胡、匈奴等少数民族汇聚区域,修建于山脊之上的长城展现了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交锋地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是承德文化融合期,主要为鲜卑族聚居地,但常有其他民族入侵。辽金元明时期是承德的稳定发展期,这一时期,政权稳定,承德地区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据传说,双塔山上的双塔正是修建于辽时期。

清朝是承德的兴盛时期。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北方察哈尔蒙古亲王布尔尼叛乱,举兵反清,给了清政府沉痛一击。痛定思痛,康熙皇帝为了提高清军素质、整军练武、巩固北方边防、笼络蒙古贵族,设立了木兰围场,开展每年定期的木兰秋荻。由于北京到木兰围场距离400千米,为了便于物资运输、中途休整和政务处理等问题,在古北口至围场之间寻找山清水秀、风景俱佳的地点修建行宫之事便被迅速提上日程。康熙帝北巡,途径承德热河泉,驻足武烈河畔,远观万壑松涛与磬锤峰相映成景,下令修建 “热河行宫”,亲笔题名“避暑山庄”,并写下了“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峰秀,故驻跸于此,未尝不饮食倍加,精神爽健”的文字。至此,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承德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了仅次于北京的另一个重要政治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称。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花费笔墨描写承德丹霞,其中以双塔山和磬锤峰记录最多。北魏晚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卷十四》中写道:“又东南流迳武列溪,谓之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张弧矢,无能届其崇标者。其水东合流入濡”。“武列水”即今日之武烈河,“濡水”即今日之滦河。文中所言的“石挺”就是如今承德丹霞的代表——磬锤峰。1782年,纪晓岚写道“乾隆壬寅一夜大雷雨,双塔峰坠下石佛,尚供庙中”,双塔峰即今双塔山。更有诗云:“避暑山庄景最奇,风摩岭上望东睨,罗汉山高人尽见,罄锤峰大话非虚。蛤蟆石儿向南卧,德汇门前热水溪。鸡冠挂月三千丈,僧帽连云数百余。朝阳双塔藏仙子,元宝穴内长灵芝。”

承德丹霞地貌见证了避暑山庄的从无到有,见它平地起,见它建楼宇,见它换新人。避暑山庄见证了清朝的兴衰,而磬锤峰见证了避暑山庄的发展。有研究学者称,避暑山庄内部亭台楼阁的建造依照风水学而定,而丹霞地貌就是它的风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浩浩汤汤,璀璨的人类文明在历史中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亿万年沧桑巨变,多少风流人物都已随风消散,巍巍丹霞矗立,见证历史变迁,共享今日盛世,畅想未来繁华。

> 余音 彭怀/摄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