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1, 28(3): 28-33 doi:

地质奇观

藏大美天地 蕴万物传奇——探秘湘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文图/叶庆子

作者单位/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

责任编辑: 陈 慧

Online: 2021-07-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叶庆子,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质公园管理处副主任。

PDF (1505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叶庆子. 藏大美天地 蕴万物传奇——探秘湘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21, 28(3): 28-33 doi:

2020年,湘西地质公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以下称“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的新成员。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在这个2 710平方千米的公园内,有着丰富和珍贵的地质遗迹及多样的人文景观,汇聚了洛塔、芙蓉镇、红石林、吕洞山、矮寨、十八洞、天星山等一批国内知名景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宛如一幅大美天地的山水画卷,向世人徐徐展开,尽显其无穷魅力。

   > 雾漫问天台


台地盛景汇洛塔

走进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恰似来到喀斯特地貌“大观园”,岩柱、瀑布、漏斗、天坑、台地、峡谷等奇观不胜枚举,令人眼花缭乱。

坐落在公园北部的洛塔景区,大小溶洞数量达300余个,被誉为“中国南方裸露型岩溶的典型代表”“岩溶地质的百科全书”。洛塔岩溶台地犹如一个豆腐块,整体为孤立的宽缓向斜台地,台地面积达82平方千米,海拔1 000 ~ 1 437米。从峡谷间俯瞰,洛塔岩溶台地从平缓谷地拔地而起,四周绝壁断崖耸立,崖壁高100 ~ 300米,犹如巨大的空中楼阁,威严壮观,而这种地貌则常常伴随着岩柱、岩墙、瀑布、溶洞等重要地质遗迹的发育。洛塔岩溶台地周围,分布着以楠竹石林、灵洞天窗群、屋檐洞、洛塔长天坑等为代表的地质景观,是地壳抬升和溶蚀作用的杰作。此外,这里还分布着众多土家族传统村落,与地质遗迹融为一体。惹巴拉景区被誉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博物馆”,是武陵山区原生态土家文化保存最完美、显现最活跃的地域;惹巴拉宫集土家民居形制和木工技艺之大成,是全国首个土家文化影视基地。

   > 惹巴拉风雨桥


瀑布高悬芙蓉镇

一座被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芙蓉镇位于公园中部。芙蓉镇又名王村,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因著名导演谢晋1986年执导的同名影片《芙蓉镇》而家喻户晓。古镇濒临酉水,上连川鄂,下通津京,自古是商贾重镇,繁荣异常。芙蓉镇下方有一道高60米、宽40米的三级大瀑布,每到雨季,瀑布极为壮观,似从九天倾泻而下,其声势之浩大,方圆十里外能闻其声。其陡崖交错的地形、湿润多雨的气候以及良好的水体资源,令古人依山就势,采用穿斗式构架、榫卯结构和出檐挑廊为主的营造技艺,将一栋栋别具民族风情的土家吊脚楼建造于梯级瀑布之上,成了土家儿女遮风避雨的良居,也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

   > 芙蓉镇梯级瀑布夜景


芙蓉古镇周边还坐落着主体建筑面积为4 876平方米的博物馆,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整个地质公园所记录的精彩地球故事,还可以领略湘西物华天宝和悠久历史。其中所陈列的百余件矿物化石标本、形象逼真的地质模型为亲子游、研学游首选之地。

岩溶奇迹红石林

“石林”一词可追溯至2 000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第一次对天问道:“焉有石林?”这里的石林所指可能是青石林,也有可能是灰石林,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后人只能想象。而在公园内的红石林区域,却完整保存着4亿6千万年前的传说——奥陶纪红石林。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红石林“既古老又年轻”。言其“古老”是因为构成红石林“骨骼”的石头是距今4.8亿 ~ 4.4亿年前海洋沉积的含铁锰质红色碳酸盐岩;言其“年轻”则是其地貌是近100万年的土壤水和地表水溶蚀而成。来到这里,实在会感叹造物主的神奇。石林呈现出红色,主要是因为在距今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时期,海水中含有较多的铁、锰离子,在富氧条件下,由化学沉积作用沉淀下来,经成岩作用在地下形成红色碳酸盐岩,后来受地壳抬升和风化剥蚀作用,最终出露于地表,成为现在的独特红色岩石。

   > 红石林—天池石林


偌大的红石林俨然一幅风光旖旎的山水画,身形巨大且千姿百态的红色奇石之间,簇拥着巨藤、大树、奇花异卉,环绕着的飞瀑幽潭、溪流清泉。这些石柱群在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下,婀娜多姿,有似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似高耸入云的巨人。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探寻地球变迁所遗留下来的印记——化石,还能欣赏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厄巴舞。这里是地质遗迹与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


在红石林附近,湘西人民的母亲河——酉水河穿城而过,河流一侧坐落着一处世界级地质遗迹——古丈阶“金钉子”。这枚“金钉子”于2008年确立,它填补了全球年代地层表寒武系第3统第7阶的空白,意义重大。其附近,还有着被誉为“中南第一奇峡”的坐龙峡景区,峡谷全长6.5千米,平均深度80米,最深处可达100余米,宽窄不一,宽度3~5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该峡谷为线性峡谷,绝壁高耸,犹如巨大的大地狭缝,纵深穿越,因其深邃莫测,蜿蜒似巨龙盘旋而得名。峡谷底部水流湍急,为典型的流水溯源侵蚀地貌,是一处忘尘绝虑、纵情挥洒的性灵空间。

苗祖圣山吕洞山

从远古的奥陶纪穿越回来,自南而去,就来到了素有“苗祖圣山”的吕洞山区域。该区域由大九冲峡谷、大烽冲峡谷、五行苗寨及望天坡等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景观组成,是体验优良自然生态的一方宝地。区域内奇山连绵、瀑水相叠,地质爱好者还可以在此找寻到远古时期“雪球地球”事件的记录 山脚下大大小小几十个苗寨依山傍水,木屋瓦房,溪河绕寨,书写着一首首立体的田园诗,仿佛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徜徉其中,还可看见昔日屯堡、烽燧遗迹,感受历史的脉络。游客们在欣赏峡谷奇峰、瀑布云雾的同时,还能欣赏到苗祖圣山、苗寨群落的错落有致。

   > 吕洞神山


吕洞山,有诸多地名称为“冲”。在苗语里,“冲”是峡谷的意思,峡谷中有许多河流冲击形成的阶地,而这些阶地便是苗族先民定居于此的物质基础。他们在阶地上面盖屋建寨,利用坡地开垦梯田,耕种劳作,世世代代栖居于此。吕洞山同时也是苗族人寄托对自然的崇拜和向往之地。人们面向吕洞山修建祭拜台,每年当地苗族人都会举行几次祭祖活动,这里便成为了苗族文化传承的一方宝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矮寨德夯万千景

“矮寨不矮、时代标高”,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内的矮寨以“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奇观”著称。其中,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座鲜红夺目的巨型大桥——矮寨大桥。大桥于2007年开工修建,2012年对外开放,6年的时间里,建筑师们先后攻克了地形险要、地质复杂、峡谷多雾、吊装难、运输难5大“世界级”施工难题,创造了4项“世界第一”。而大桥的开通,让天堑变通途,极大地改善了湘渝两省市的交通状况,带动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所以,它既是科技之桥,也是一座旅游致富之桥。

矮寨还有一处地质奇观,叫作天问台,为绝壁高崖之间一突兀高台,三面为深不见底的山涧,是典型的岩溶岩墙景观。登临台上,可感受云雾翻腾,观赏奇美秀丽的峡谷风光。相传,公元前268年,屈原被流放到湘西之后,就立于此台,与天对话,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天问》,天问台因此得名。

   > 矮寨大桥


大自然的灵气孕育出了宏伟的德夯大峡谷。德夯是苗语音译,意为美丽的大峡谷,这是云贵高原和武陵山脉在造山运动中激烈碰撞的杰作。德夯峡谷群包括三条幽深大峡谷,峡谷内峭壁林立、森林茂密、飞瀑倒挂、游道蜿蜒,流纱瀑布、银链瀑布、九龙溪峡谷、玉泉溪峡谷等分布其中,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精准扶贫十八洞

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之地。村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峡谷溶洞洞洞相连,山间高地易守难攻,该村由此得名。2013年以来,十八洞村紧密结合地质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的新路子,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 668元上升到2020年的1 8369元,成就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十八洞模式”。

在十八洞区域内,大龙洞、小龙洞瀑布构成了峒河上游最美的瀑布群;排碧阶“金钉子”是全球保存最完好、最全面的寒武系地层遗迹,成功解决了世界各地寒武纪地层的精确划分问题;十八洞大峡谷、金龙大峡谷带你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造物神奇。

高峡深谷天星山

天星山地处公园的最南部,这里有岩溶台地,也有峡谷绝壁,是公园目前原生态保持最高的区域,全域山水相随、野趣十足,适合自驾探险和户外徒步旅行。

天星山自然山水秀丽、植被繁茂,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年代,这里也曾是苗族山民狩猎之处。自有人类居住以来,在天星山的山头上,曾经有庙宇、屋舍、田地等,晚上灯火如天上繁星,故名天星山。在邻近天星山的早齐村、齐心苗寨等地,村民世代都就地取材,用当地的寒武纪薄层灰岩,开采成青石板,作为建材来建房;或者用这些石板码出梯田的边界,防止水土流失。这些古村寨有的就如一座石头城,质朴原始、冬暖夏凉、易守难攻,是极具特色的村寨,也是古时人类利用地质资源的典型代表。

天星山区域分布着诸多峡谷,其中以猫岩河峡谷区为代表,悬崖峭壁如刀削斧砍,断层、节理等构造形迹清晰可见。天星山峡谷是切割高原型峡谷的典型代表,峡谷两侧多为峭壁,拥有发育众多的岩墙岩柱。

   > 天上人间尖朵朵


这里还有着全国落差最大的瀑布——尖朵朵瀑布。每到多水时节,这条从悬崖上凌空飞泻的山涧瀑布,吞云吐雾、声若巨雷,像一条巨龙自半峰的洞心狂啸而下,十分美丽壮观。在少水时节,高空落下的瀑布就像轻纱拂面,温柔秀雅,朦胧飘逸,美不胜收。尖朵朵瀑布处于群山环抱中,不仅景色秀美,也是一个负氧离子天然氧吧。

总之,在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可以与5亿多年前的古丈阶“金钉子”、排碧阶“金钉子”进行一次跨越时空“对话”,感受湘西地质演化的“万卷书”神奇魅影,欣赏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奥陶纪红色碳酸盐岩石林的千姿百态,领略蔚为壮观的切割高原型岩溶台地—峡谷代表景观——洛塔岩溶台地、天星山大峡谷,芙蓉镇瀑布、吕洞山和尖朵朵瀑布的巧夺天工,体验十八洞村老百姓们脱贫致富后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一起踏入这片奇山秀水,感受湘西的舜日尧天。

(图片由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提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