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1, 27(2): 1-3 doi:

刊首语

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

本刊主编

Online: 2021-04-20

PDF (235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本刊主编. 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21, 27(2): 1-3 doi: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人类文明和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形式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千百年来,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赋予人们多少哲思与学意,激发人们多少想象与创造。因此,珍爱地球、保护地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所有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与海洋和谐共处,离不开对海洋的系统了解与认知。我国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系列海洋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迈向海洋强国之路的重要一步。本期特稿《感知海洋的脉动——海洋动力环境卫星》详细介绍了作为高效获取全球海洋信息的国之重器的重大作用及意义;《漫长之旅:发现稀土元素》回溯了稀土元素发现历程,梳理了稀土元素脉络,向读者展示153年的探索与追寻之路;《铊》描述了剧毒稀散金属铊的属性及应用,《溴》展示了直面百年变局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的关键资源;《“闻山辨龙”》从地球物理基础知识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开展页岩气勘探方法流程;《守护生命之源》关注水体富营养化,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从风中走来的高原》从科学角度讲述黄土与黄土高原的故事;《石榴子石大家族》细致讲解了色彩斑斓并具有文化内涵的宝石——石榴子石;《本无踪迹恋柴扃 世乱须教识道情》向读者介绍少为人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临县道情戏,讲述它的由来、发展、传承、现状与未来;《“川”行高原“藏”爱心间》《乌梁素海狂想》等诗歌为读者带来值得回味的往事。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刚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明确“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