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草木 道之大原
Online: 2021-01-20
本文引用格式
本刊主编.
春风骀荡,居诸不息,《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开始迈进第7个春秋,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致力于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和地球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国土资源从业者的精神面貌、科学精神和不折风骨,相关学说的发展历程,以易于被公众接受的方式传播出来。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建设生态文明千年大计指引下,放眼山水林田湖草,面向更广阔的自然资源领域,本刊更名为《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传播自然科学,耕耘丰厚文化,以回馈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本刊的各界友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依照规律运作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商朝时期“网开三面”故事到今天倡导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论断,体现了我们这一民族一以贯之地追求天人和谐的价值理念。从上古时期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性认识,到今天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所做出的理性思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断探索人地关系,顺应客观规律,感受并回馈自然的赠赐。
本期特稿《加强湿地保护 呵护地球之肾——走近湿地生态系统》全面展现了湿地这一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及其与人类生存的重要关联;《人类“铋”需》向读者介绍了少为人知、而又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日益重要的稀有金属铋;《物以“硒”为贵》阐述硒元素和富硒土地的重要性,客观认识硒的价值;《有孔虫:海洋的记录者》描述了被誉为海洋“小精灵”的原生生物及其科学价值;《亚洲水塔 青藏高原》描绘了高地之源的壮阔与意义;《满载“黄金果”的承德土地》分析了土壤与黄金果在承德土地上的关联;《魂牵梦萦乾坤湾 诉说不尽黄河情》从科学与人文视角讲述黄河乾坤湾的波澜壮阔;《太阳的眼泪——琥珀》在系统讲解琥珀为何物的同时,推介了多种以琥珀为原料的艺术品;以“被湿地滋润的生命”为主题的摄影荟萃与本期特稿相呼应,为读者展示湿地的独特之美;《文以载道 学问津梁》讲述赵文津院士与地球科学结缘、深入青藏高原实地研究、负责探月工程、亲自参与科普工作的点点滴滴,感悟其大家风范,学习其科学精神;《溯源白洋淀》一文拨开重重迷雾,条分缕析阐述白洋淀成因,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同样具有社会意义;《见得尽 方是真实》探讨科普著作的写法、思索科普著作应如何反映真实,以及学习科学工作者求真求善态度;《太平湖上飘来的茶香》《来自新盛古寨的隐语》等散文诗歌呈现自然之美,令人难以忘怀。
湖光秋月,潭面无风。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符合生态的系统性,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推进。人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顺应生态环境保护内在规律,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