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走进湖北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
责任编辑: 王依卓, 胡勇
Online: 2018-07-20
本文引用格式
文/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
黄冈大别山于2018年4月1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我国第37个同时又为湖北省第2个世界地质公园。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黄冈市境内,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总面积2 625.54平方千米,其以大陆造山带构造—花岗岩山岳地貌为特征,兼具地质遗迹的典型性、系统性等特点,是地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自然环境优良、历史文化厚重、科普价值极高的自然保护地。
大别之山别于何
相传历史学家司马迁在20岁时曾游历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的名山大川,当他登上大别山主峰,观赏南北两侧景色后不禁感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大别山由此得名。

当然,还有一个更具神话色彩的说法:据说在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它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从此有了天地之分,万物生灵也得以获得光明。由于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别,便被称为大别山。

传说固然动人,但毕竟只是表达人们对大别山的景仰。追根溯源,大别山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文化渊源息息相关。据地质学家论证,大别山在远古时代,曾是一片汪洋,在大约20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地面逐渐隆起,形成了现在连绵千余千米的大别山脉,成为了中国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山南麓的水流入长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因此大别山的山南山北气候环境截然不同,植物的差异也很大。
地学研究实验室
大别山,是中华大地中央腹地绵延2 000多千米、横亘东西的巨大秦岭—大别山系的东延部分。而整个秦岭—大别山系在地质学中则被认定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带,是全球著名的大陆造山带之一。
巍巍大别山,重要地质遗迹分布广泛,发育了与板块碰撞有关的典型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保留有完美的构造活动形迹,展现出强烈岩浆活动产物,具有全球对比意义,是全球研究造山带和大陆动力学的经典地区之一。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出露多处国内外罕见的距今28亿年前的古老变质岩:紫苏石榴黑云母片麻岩和大片原始造陆花岗侵入岩——“TTG”岩系,即英云闪长岩(Tonalite)、奥长花岗岩(Trondhjemite)和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三类岩石的组合。这些被称为“大别山之根”的古老岩石是大别山古陆核最古老的物质,也是地球演化中古陆壳形成的证据。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秦岭—大别山造山带,该造山带是三叠纪(公元前2.5亿~ 2亿年)由中国东部的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经俯冲碰撞拼合而成的,俯冲深可达15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该地区发育了与板块俯冲—碰撞有关的典型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和蓝闪片岩变质带,也是造山带大陆深俯冲和高压—超高压岩石折返、剥离机制的热点研究地区。这些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中央造山带形成及演化的地质事件。
风景如画天堂寨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 729.13米)古称衡山,又名多云山,雄踞罗田县境内,扼吴楚,分江淮。号称“中原第一峰”的天堂寨山体分别由1.2亿年前(早白垩世)和6 500万年前(晚白垩世)形成的花岗岩组成。景区内常年平均降雨量1 350毫米,湿度85%,年均气温12.6°C,水质为地表一级卫生饮用水。山间,雄关漫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龙潭飞瀑。登上顶峰,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荆楚,华中大地苍茫辽阔,巍巍群山尽收眼底,也难怪成为了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与帝王巡幸之所。“五霸”争雄之时,皖西处于“吴头楚尾”之地,天堂寨号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据查证,天堂寨的第一座屯兵大寨和第一座烽火台均为楚国所建。吴楚江淮之战近百年,此处有史料记载的大仗就有20余次。


造山运动及岩浆侵入的强大动力,以及地表剧烈的风化剥蚀,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谷。沿天堂寨的旅游步道拾级而上,壮若沉思的哲人峰、石怪树幽的小华山、高耸入云的摘星峰等各种各样的象形石惟妙惟肖,一步一景,路随峰转,景随路换,刚以为走到了悬崖峭壁处,不想却进入了一片幽幽凉凉的绿林,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声闻于天薄刀峰
薄刀峰,原名“鹤皋峰”,因其峰高耸入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而名之。位于罗田县东北部的大别山造山带核部大别山主峰南麓的一条山脊之上,侧看形如薄刀刺天,横看好似蛟龙盘卧,其两侧为悬崖峭壁,山脊形如刀刃,故名“薄刀峰”。该山脊平均海拔1 000米以上,主峰大孤坪海拔1 404.2米。现存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爵主庙遗迹”、南宋时期的“独尊古寺”、元朝时期的“铜锣峭壁”、元末明初的“鹤皋古寨”、明朝时期的“献旗岭”“摇旗岗”“歇马亭”“就义场”等人文景观。


薄刀峰主要以花岗岩地貌为主,造景岩石为晚白垩世(6 500万年前)含斑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呈长约10余千米的北东向高山峻岭,蜿蜒于鄂皖边境。在大别山造山带核部的隆起过程中,岩浆侵入、构造抬升、断块活动、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地质演化,使这里形成了高陡险峻的“薄刀”状山脊花岗岩地貌,拔地千仞、峭壁悬崖、雄伟险峻。薄刀峰以峰险、石怪、松奇而成为大别山地区独具特色的花岗岩山地,现已成为罗田县乃至鄂东著名的避暑胜地。
薄刀峰地质遗迹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被誉为“偷得人间蓬莱景”的“金蟾戏凤”、吕梁期侵入岩因年久风化而形成的“雄鹰觅食”、传说是昔日王母娘娘淋浴更衣之所的“天池”、游人上山下山的必经险道“天子弯腰”,以及被帝王点封的“锡锅顶”等花岗岩象形石景观和神侣沟花岗岩峡谷景观。同时,薄刀峰贫瘠的裸岩地貌也是奇松的生长之地,由于长期受风力的影响,使之形成独特的形态。峭壁间、陡崖上,黄山松饱经风霜、傲首从容,或如孔雀开屏,或如神鹿回头,舒展洒脱、迎风摇曳,可谓奇观。另外,这里还有重要的革命遗址:刘邓大军凭险克敌制胜所在地——“卧龙岗”。
曲径通幽大峡谷
龙潭河谷位于英山县境内,大别山主峰南麓,是屈原后裔分布区域之一,与麻城市龟峰山景区相连,被誉为“华中第一谷”,平均海拔390米。这里河谷幽深险峻,谷内流水清澈见底,或飞流击石,如虹光万道,或瀑泻深壑,如蛟龙戏水。正所谓“山因水秀,河缘瀑美”,全长10千米,集“奇、险、幽、秀”于一身的龙潭河谷,原草原木原生态,地质奇观展画廊。龙潭河谷中最大的水潭大小有如足球场,四周全是山岩,没有路径进出,唯有阳光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洒入水潭之中,一池翠液,娴静如镜,投一块石头进去,叮咚一声,须臾间看到它沉入深深的潭底。
龙塘河谷以山岳地貌、河谷风光、原始森林为主要特征,汇“峰、林、潭、瀑”于一处,集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文、田园景观于一体。沿着阶梯缓缓而下,落差达百米有余的“银河天泻”便映入眼帘。瀑布分为两级,第一级仅约20米高,流水跌落到倾斜凸起的片麻岩体上,然后沿石壁的裂隙顺流而下,倾泻80多米,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因潭深谷险、风景独秀,龙潭湖、龙潭峡、双龙瀑布等水体瀑布景观也让人应接不暇,造就了它华中地区河谷“第一景”的美誉。溯溪而上,穿行跳跃于流和石之间,周遭碧色精华,绿得入心入肺。这里森林密布、峡谷幽深,瀑布悬垂、碧潭珠串,绿荫浓郁、鸟兽出没,两岸的千年檵木园、古藤园、原生态植被也尽显无限生机,被誉为华中地区的“绿色明珠”。
雄奇绚丽龟峰山
龟峰山位于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西部,地处麻城市境内。由神奇的龟头、雄伟的龟背和形象逼真的龟尾等9座山峰组成,龟头至龟尾绵延25千米,其间是50多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主峰海拔1 320米。


经多期构造运动、常年风化(球状风化为主)剥蚀、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主峰形如昂首翘尾的巨龟而闻名天下。龟峰山下部有大别山最老的、距今大约28亿年的造山带古陆核物质,新太古界木子店组的基性—超基性岩和大别山造山带重要证据之一——三合湾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等等。上部有中侏罗世(1.6亿年前)片麻状花岗岩套岩,与洋壳俯冲相关的同构造深熔低位花岗岩及其地貌景观。其中,龟峰山花岗岩地貌独特,象形山石规模巨大,形态逼真,巨大的花岗岩龟形奇石,被称为“天下第一石龟”。
龟峰山山势险峻,自古即为军事要地。尤其是神似龟头的龟峰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拔地而起,垂直高度达300余米,终日白云环绕,登临其顶,如入仙境。沿途苍松古树,千年绿藤遮天蔽日,野猕猴桃、山楂、毛栗、野葡萄密布,清澈见底的山涧、溪流纵横交错,娃娃鱼成群游弋其中。景区内已发现一处数千米深的自然山洞,隐匿于深山密林之中,洞中长年溪流不断。山顶怪石险峻,雄伟绮丽。龟峰旭日、望儿石、仙人脚、天梭石、试剑石,一石一景,一景一画。而每年的春季,龟峰山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盛放似火,分外妖娆,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称华中一绝,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古杜鹃花原始群落。其中,龟峰山“杜鹃花王”树龄300多年,次生枝干达56枝,每枝干茎在6 ~ 10厘米,树冠冠茎达6米,覆盖面积达35平方米,龟峰山古杜鹃花群落于2009年4月16日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已成为中国杜鹃花观赏地的最佳品牌。
人杰地灵耀古今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在这里此消彼长,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亦在此互相融合。优越的自然山水孕育了独特的人文风情。这里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这里是2 600多年前鸠兹古国的国都所在地,这里是1 000多年前吊锅独特餐饮方式的发祥地,这里有黄梅戏、东腔戏、采茶戏、高腔、采莲船、高跷、风行庙会,还有南调花鼓、北调花鼓、说说唱唱等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这里的茶叶生产历史更为悠久,源远流长。
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主峰所在地罗田县,东邻英山,南连浠水,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居住。山高林密,气候温和,多为沙质土壤,酸碱适度,宜于茶树的生长,所产茶叶香浓味醇。王葆心主编的《罗田物产志》记载:“吾县产茶起于唐代,大盛于宋代。”史书记载宋代罗田石桥铺观音山的观音仙茶,颜色浅绿,醇香耐泡,冲泡四次,其味仍醇,饮后满口清凉,所以被作为“贡茶”专供皇帝饮用。

大别山地区人文底蕴深厚,地灵人杰。历史上人才辈出的吴,楚两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这里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的故乡,这里是我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这里是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著名老生余三胜的故乡,这里是我国地质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家乡,这里是佛教圣地——四祖寺、五祖寺的所在地,这里更是成就苏东坡千古华章之地。

(感谢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李凤提供的图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