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度玉门关——读《大写西域》有感
作者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Online: 2018-01-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赵欣,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多篇作品分别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发表,获“书香国土·第四届读书大赛”一等奖。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赵欣.
西汉时期,张骞奉武帝之命联合西域,从此西域诸国与中原天朝血脉相连,华夏儿女遍地开花;唐朝盛世,玄奘西行历尽艰难险阻。千百年后,丝绸之路上承载着富硕喜悦的驼铃声仍遥遥在耳,敦煌莫高窟里记载着文化秘语的佛像与壁画还依稀在目,今天的西域尤是历史学家汤因比心中的“诗意栖居”。翻阅高洪雷先生的《大写西域》,西域久闭的大门再次向我们敞开。
梦回千载
地处西北边涯的西域被隔于长城之外,在为人所知前沉默地独自成长,直到与幅员辽阔的中原互通往来,在许多朝代一度大片并入中国版图。
高洪雷先生看在眼里,尤其当日本学者越过我国万里江山对西域进行考古研究并成果不断时,他再也无法坐视不顾。六年来,高洪雷先生日夜将这片土地深埋的瑰丽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促成了中国首部全景式西域故事。这本书第一次从少数民族的角度重述中国历史,成为全面了解55个少数民族历史的必读书,入选“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中原与西域本就曾参与彼此的历史,相互促进形成与发展,那片曾经富硕昌盛且现在仍大片包含在中原境内的土地终得以被认真地记录和研究,弥补了我国作为文明古国的些许遗憾。
本书在反复甄别考察的基础上,将原本谜一般的西域36国精确为西域48国,还附上了不少颇有考究的古国小传。哪怕本已不复存在的蕞尔小国,因为唤了一声名字,拨开一个传说或是念起人们心中的一丝模糊印象而揭开尘封的陈年旧事,重新散发出文明的光彩。
站在时空之上仰望,历史倒挂着惆怅。由于地形复杂、历史纠葛、文化交融、文明没落,寻找西域难,写西域更难。《大写西域》虽只是写意而非工笔,也足以引起对欧亚大陆之心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沧海拾珠
翻开《大写西域》,映入眼帘的是从秦时期开始到现代的西域示意图,包括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代丝绸之路和玄奘西行的路线图,地图上出现的每个节点、城市和每条河流的名称清晰可见,而图中西域的边界和形状正如历史上那般变化不断。书签上印着西域48国的名字,甚至还用拼音标注了正确的读法,轻轻读出每一个音节,莫名的神圣感油然而生,仿若只轻轻地回溯和呼唤就多了一道牵绊。
曾经沧海难为水,何惧沧海变桑田。总有些生存的痕迹,不会被黄沙埋没;总有些历史的诉说,没有被风吹散。西域复杂而无边际,高洪雷先生却深知其魅力与伟大,甘愿夜以继日地俯身探寻颗颗明珠,将这片沧海中的宝藏呈予世人看。
伏案数载,旁征博引,实地考察,几番修改,洋洋洒洒70万字的《大写西域》倾入的心血可想而知。长久以来的演变和流离让西域的人文历史如一地鸡毛七零八落,纵然野史传说不在少数,要在琐碎繁多的资料中理清脉络、还原史实也并非易事,必要时还需一再甄别、去伪存真,工程量自然不可小觑。

为了还原真正的西域,高洪雷先生曾前后三次前往新疆进行实地研究和考察,用脚步丈量历史的深度,亲身感受曾经孕育了西域古国的大地和天空。跋涉在野外,他不在意大漠的风沙、多变的气候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反而感到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在最接近西域的地方,他亲手扒开古国的废墟,抚摸历史的纹络,记录腐朽的神奇。
他在用生命大写西域。高洪雷先生在地质系统担任管理岗位多年,从未因自己的文学爱好对工作有丝毫放松,同时也未曾因繁忙的公务放下手中的笔杆和心中的文化理想。诞生于他笔下的多部巨作都是充分利用“每天8小时”的结果:一天有24小时,白天上班8小时,晚上睡觉8小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集中于剩下的8小时。即便如此,在撰写《大写西域》时,高洪雷先生近乎“自虐”的发力不仅使他身心透支,还染上了耳鸣的顽疾,但他终究不愿放弃这个意义非凡的课题,《大写西域》在他孤注一掷地倾付下得以诞生。
灵魂归处
如果说史书庄严清肃一丝不苟,传奇眉飞色舞生动非凡,文录经典绝艳不可方物,列传分门别类融会贯通,那么《大写西域》便是一部浓墨重彩的人文史志,既有史书文录的严谨公正,也有传奇列传的闲情逸趣;虽只是挥毫泼墨地“大写”,却也道尽了其中奥秘。
700多页的两册书,读起来便舍不得放下。高洪雷先生按地理位置将西域48国分为4个部分,又以古国列传式写了45个章节,读来脉络清晰,一气呵成。书中以史实资料和考古证据为基础,穿插对传奇故事和奇闻往事的科学解释与大胆猜测,语言生动深刻、酣畅淋漓,不但毫不乏味还有理有据。
同时,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诗词典故信手拈来,文风流畅大气,让读者跟随书的节奏走近西域,爱上西域,而高洪雷先生深厚的文化功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情怀、智慧并存的博学多识也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还原历史、记录西域,以古鉴今也是本书的重要意义之一。仔细阅读便能发现,书中许多角落渗透着不少人生哲理,比如“人生是个圆,圆上每个点都有腾飞的切线”一句,不仅应了当时的历史舞台上主角们的命运,还含射了人生起伏的本质。书中的字字句句都凝聚着作者的思考,他以史料为茶,睿智为泉,沏出一壶不浓不淡的好茶,读者品后冷暖自知。
读《大写西域》是一次重回西域的征途,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犹记得高洪雷先生在题记中写道:“假如人类失去记忆,将如何安放自己不羁的灵魂?”一语惊人之间,手中沉甸甸的书又让心头多了一丝安稳。
一直以来,西域是冒险家的宝藏,是考古学家的向往,是信仰者的普渡。而在书中,它更像是扑朔的梦境,是每个地质人都有的西域梦。有梦的地方就会有理想在燃烧,也许你想不到,实现这些梦想的会是一对历经艰辛的双足,亦或是一付勤劳强壮的臂膀,但总有高洪雷先生这样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领头人,把遥远而神秘的西域带到你身边,因为大写西域的背后是“大写的人”。
梦回千载,金戈铁马安在?古道西风瘦马,楼兰公主笑靥,怎能相忘于天涯。灵魂归处,看春风又度玉门关,那里有驼铃羌笛,那里有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