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的绿色
Online: 2017-10-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汪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洋嫁》《在疼痛中奔跑》《暗香》等,非虚构长篇小说《走向彼岸》《永不放弃自己》等;散文集《紫色情怀》和《幸福制造》。作品多次进入国内畅销书排行榜及好评榜,并译为英文、法文、越南文等多种文字。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汪洋.
遵义的红,人尽皆知。然而,更加令人着迷的,是遵义的绿。
遵义,四面环山,一条碧绿的湘江河穿城而过,因而,遵义的山都在城里,山与城市融为一体。外地的城市,去爬一趟山,需要开车去到郊外,历经路途遥远、堵车、找不到车位种种折磨,到达目的地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也许满眼望去仍是满坑满谷的人……这样的爬山,显然是非常不方便的,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实在起不了那个心。无论那山有多壮美或多秀丽,你能去的次数绝对有限。有山不能爬,实质意义不大。而遵义的山最妙之处便在这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意一溜达,不出十几分钟,就到了山里。
清晨,很多老人会跑到山里去背原生态的“山间矿泉水”,用瓶子对准泉眼,泉水汩汩直接流进瓶中,是真正没被污染过的最为纯净的山间清泉。对于很多老人家,这是最为经济实惠的健身运动。我妈就曾经加入到背矿泉水的行列,我喝了好几年的山间清泉,实在奢侈。
而对于年轻人,工作学习之余,凤凰山红军山仍是最好的去处。三五好友相约山里,坐在林间,喝着清茶,嗑盘瓜子,呼吸着山间氧气充足的新鲜空气,聊聊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这种日子,逍遥得神仙都羡慕。遵义人人得而享用之,常常享用之。


当然,若要奢侈一些,便可驱车前往更远一些的去处。比如说金鼎山、大板水。欲穷千里目,或者说,林深不知处,这些诗句,在这些地方都可得到印证。
“金鼎山”一词,萦绕耳边数十年,竟一次未去过。一来,我小时候的遵义与如今的遵义城市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今的城市尺度是用汽车来丈量的,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倏忽而至,有什么打紧。
而小时候的城市尺度基本是用脚来丈量的,从老城走到丁字口,一两千米,已经感觉蛮远了。走到几千米外的金鼎山,非得有极大的恒心和极佳的体力,方有可能做到。金鼎算是佛教圣地,据说每年菩萨过生日的时节,总有善男信女不顾长途跋涉,把金鼎山挤得水泄不通。一条狭窄的通道上,人紧贴人,密不透风。
金鼎山,因此,成为一种传说。
也因此,第一站的采风依然充满新鲜感。
彼时已是十一月的深秋。在北京,树叶早已纷纷飘零,一派清冷肃杀景象。遵义的植被却仍是苍翠茂密,恰是这深秋时节,浅绿、深绿、橘红、金黄、冰紫……层层叠叠,晕染开去,丰富诡谲,美得像是一幅奢华的油画。
到达金鼎山下,车不让上,只得步行上山。金鼎的山,是出名的高。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作家来说,委实有些难度。然而,待得真正走上台阶,才发现,此举英明正确至极。
金鼎的寺庙,却原来不止一处,而是层层叠叠,往上延伸。层次错落,愈往上走,愈是奇险。寺庙的本身,不去说它。我是一个容易感动、容易沉溺的人,按理说,应该容易有信仰。
让我感动是寺庙外的景致。若不是到金鼎,如何晓得遵义的深秋是如此之美。从金鼎的观景台往下看,群山延绵,视野无尽开阔。山本身的造型便是上帝的杰作。生在遵义,从小在山里疯跑,最不稀奇的就是山。然而,金鼎的山依然让我称奇。或许由于这里是山势至高处,又远在郊外,人迹罕至,山体雄浑奇谲,且延绵不尽,满眼望去,尽是山的海洋。让人感觉,这个世界并不属于人类,而就是属于山本身的。山是这里的王者,这里的主宰。居住于庙宇里的和尚,抑或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都不过是寄居者,是过客。山在这里,统领一切,它不曾受到砍伐,不曾受到污染,不曾遭受过侵蚀和冒犯。所以,它原汁原貌,美得傲然。

一气冲上最高峰,这个圆形的观景台,当便是此地的制高点。“无限风光在险峰”。此情此际,不由想做出飞翔的动作,不顾这个形象有多么“二儿”。无此,便表达不出兴奋、喜悦以及自豪的心情。对那山脚下上不了山的作家,自然生出怜悯和同情。然而,山脚下的作家却不这么看,各自在寻觅着各自的兴趣点、兴奋点。
一只娇媚的小猫引起我的注意。它通体纯白,步履轻盈,见到我等过来,也不避开,凝眸观望,呆萌样令人心动。我轻声一唤,它竟颠颠地跑过来,任我揉搓、抚弄,微眯着眼,极尽享受。我且惊且喜。一向热爱猫猫狗狗的我,由于都市的拥挤和繁杂,家里除人之外,再未养过活物。家外的娇宠物,要么有所属,要么是野物,警惕性自是极高,轻易近不得身。岂料此番竟有这等“奇遇”,莫非自己尚存与小猫通灵的功力?正得意处,一个居士走过来,说,此猫名唤“菩提星”,在庙里多年,见谁都亲。原来是自己自视过高,小猫之青睐,原来并不仅限我一人,不禁讪讪。仍挡不住对“菩提星”的怜爱。它如此温顺纯良,松弛怡然,对人毫无提防之心,这让我真正叹服了信仰的力量。有虔诚信仰的人,心中有敬畏,自然会对自己有要求,自然会变得善良。小猫虽不懂信仰,但在这寺庙中,来来往往除了出家人和居士,便是善男信女们,他们心有神灵,对小猫自也良善,必然宠它爱它,让它感觉不到来自人类的一切威胁,自然,它也就视人类为朋友。而不像城市中,动物见到生人都战战兢兢,据说在吃狗肉的地方,所有的狗走路都紧贴着墙根,尾巴耷拉着,大气不敢出。实在可怜。而这生在寺庙里的“菩提星”,这般娇媚自在,真是有福,怎不叫人心生欢喜。所谓“和谐社会”,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存,怕便是如此了吧。而在我们的未来,这正是我们所憧憬的理想图景吧。
从金鼎山下来,我是真正的快乐了。不仅是这山色的秀美壮观以致揽尽眼福,更是心扉的洁净轻灵。
佛门如何生存,不是此节的重点,或许我会在另一篇文章里讨论。然而,我欣喜地看到,此地的佛门,依然保有我们所期待的超然物外、真诚良善的本色。或许,这也正是遵义人的本色,是我如此热爱遵义,深为自己是遵义人而骄傲的原因之一。
再来说大板水。从金鼎山下来,不远处就是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刚到门口,便看到许多野生猴子三五成群,盘踞在路边的山石上,大摇大摆地对我们张望。很显然,这是他们的地盘,很显然,没有人类侵犯过他们。所以,他们的眼神和姿态没有警惕和戒备,而是松弛自然的,甚至有点慷慨——哎呀,来的都是客,就随便走走看看呗!甚至有一只猴子蹭过来,似乎要为我们带路,想想不妥,又“刺溜”一下跑开了。再回头望望,完全像一个对陌生人的到来欣喜万分又有些羞怯的孩子。
深入腹地,一条青石板的小径往前无限延伸,两侧是耸立的青山,山脚是蜿蜒的小溪,弯弯扭扭无限向前。这一幕景色犹如梦境,直撞进我的心——在哪里见过?
走着走着,我终于恍然:是在去年,美国旧金山附近的优胜美地。优胜美地是美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当旅游车在弯弯曲曲的大山里盘旋时,闺蜜的女儿——一个遵义来的小朋友不禁喊出了真相:哎呀!怎么和贵州的山一模一样?好像又回到了贵州?她非常失落。长这么大,好不容易离开贵州到美国旅游一趟,竟然又看到和贵州一模一样的风景。我也哑然失笑。是啊,我们千辛万苦从贵州到北京,从北京到美国,还花钱跑出来旅游,结果,竟然又回到了贵州。

而今,我走在大板水的小径上,强烈的似曾相识感再度袭来。似乎我又回到去年夏天,回到优胜美地……美国和中国,旧金山和遵义,地球上如此遥远的两极的地方,竟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景致,实在令人惊叹。不同的是,优胜美地早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每天世界各地前往旅游的人群络绎不绝,而大阪水,还像一块璞玉,养在深闺人未识。就连我这个遵义人,尚且是第一次到达。不禁暗暗为她叫屈。
我不确认,自己是希望大板水被掀开神秘的面纱,让世人每天从世界各地赶来,只为一睹她绝世的姿容,还是任由她保持原汁原貌,不被开发不被知晓,就这么,保持自我的丰姿,无欲无求,傲立于世,而不至于因过多人群和功利的污染所异化,变形?
遵义,或者贵州的绿,都有这个特质,他们是没被开发的,因而是保持得最完好的。我希望,不管何时再回遵义,不管她有被开发还是没被开发,那一片纯粹的绿,至美的绿,可以永远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