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功在当代 珍爱资源利在千秋
Online: 2017-07-20
本文引用格式
本刊主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涵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以及全面发展的文化伦理和生存理念。美丽天空白云飘,多么好的风景!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本期特稿《军民融合 谱地质新篇》,指出地质领域的军民融合不是简单的军转民或是民参军,而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并对逐渐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兼容、政令通畅、运行高效的军民融合工作模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揭开海洋可燃冰的奥秘》介绍了可燃冰的形成及我国南海可燃冰如何被发现的,揭开南海可燃冰开发利用的神秘面纱;《世界屋脊的资源宝库——寻宝喜马拉雅》指出了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除了发育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外,还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储备,是“地质学天然实验室”;《雷达干涉测量:于高远处测精微》揭开全国地面沉降InSAR调查与监测工程的奥秘,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建议;《绝色绝美阿尔山——走进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推介了集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火山温泉地质公园的绝美风光; 《人类佩戴首饰缘自何时——珠宝首饰的典故》介绍了先人用松石、玛瑙、珍珠等珠宝玉石制成串珠、项链和手镯等首饰的典故,分析了相关文化因子; 《元谋土林》 给我们汇集了风雨之神雕琢而成的千奇百怪土林美景; 《地质专业期刊的“第一推动”:丁文江的贡献》 等系列纪念文章,回顾了丁文江先生与地质期刊创办、矿业探究及《徐霞客游记》研究等诸多往事;《在无人区穿越》《地学诗歌展》等散文诗歌,有地质人的所见所闻,也有关注美好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众多作者的所思所想。
我们积极宣传国土资源文化,分享地学科普知识,为生态国土、美丽中国的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保护环境功在当代,珍爱资源利在千秋,衷爱环境也是爱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