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居,享受诗意的生活——走近神仙居与永安溪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社
Online: 2017-04-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徐可,哲学博士,《文艺报》副总编辑,作品散见各大报刊,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广泛转载,并被选入各种选本和语文课本。结集出版的有《三更有梦书当枕》《三读启功》《为了我们的明天》《三更有梦书当枕》(之二),等等。译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六个恐怖的故事》等。曾获多项全国性新闻奖、文学奖。
本文引用格式
文/徐可.

仙居,外表美丽动人,内涵蕴藉深厚,需要你沉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静静地欣赏,慢慢地享受,在不知不觉中沉醉其间。在仙居,走近神仙居与永安溪,享受诗意的生活。

神仙居
柔和的阳光从东方喷薄而出,沾着湿润的晨雾,便化作七彩的颜料泼洒开来,洒在高耸的山峰上,洒在翠绿的树木上,洒在土地、青草、鲜花上,皴染出一幅极淡雅的山水画。升腾变幻的雾气,仿佛是宣纸上尚未洇干的墨迹,以缓慢的速度变化着造型,挺拔的山峰掩映在朦胧的云雾怀抱之中。画的层次感极强,近处的叶片纤毫毕现,远处的群山云雾缭绕,由近及远,一层一层模糊下去。
我们带着由衷的赞叹,走进这湿漉漉的画中。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和花草香气。山色迷蒙,水汽缭绕。用轻盈的步履,品读神仙居,一步步读的都是唐诗与宋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多年前读过的那些诗句,呼噜呼噜地都冒了出来;更有那骚人诗兴大发,当场吟诗作赋,一时间此呼彼应,你唱我和,倒也热闹得紧。
来到神仙居,不由想起李白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神仙居景区内群山环绕,山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奇峰环列,山崖陡峭,基岩落石处处成景,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林”于一地。身处其境,处于袅袅雾霭之中,大有飘飘欲仙之感。山中风光晴雨不定,时而阳光明媚,群山苍翠雄伟,绵延不绝;时而小雨霏霏,群山云雾缭绕,仿佛天宫时隐时现。四周拔地而起的笔直断崖高耸入云,宏伟壮丽,如果不是借助于索道、悬崖栈道和高空索桥,我们也许无法在天上宫阙体验一把神仙的逍遥自在。
神仙居最大的特点是“奇”。不仅山奇、峰奇、石奇、水奇,而且四周的崖壁也充满奇异色彩。沿山路缓步而行,周遭形态各异的石峰不断引来一阵阵惊呼。如同所有的景区一样,神仙居人也为这些奇石异峰起了一个个好听而形象的名字。位于十里幽谷口的“睡美人”,正像一位睡梦中的妙龄少女,仰靠在山崖上,媚态万千;对崖那块守望美人亿万年的“将军石”,威严中似乎也平添了几多怜惜。
神仙居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典型,景观丰富而集中,“兼有天台之幽深、雁荡之奇崛”,清光绪年间的《仙居县志》就记载了神仙居八大景观,“双峦架日”“天柱插空”“仙人叠石”“象鼻锁涧”……现在,景区有观音岩、如来像、迎客山神、将军岩、十一泄飞瀑、羞女峰、鸡冠岩等百余个景点。从这些名字就可想象出山石峰岩的各自造化。高崖巨屏、奇岩怪石的排列组合,如鬼斧神工,妙趣横生,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
潺潺的水声,一路追随着我们,不离不弃得像钟情的少女。因为连续几场雨,神仙居的水量格外充沛。路边小沟里,清澈的溪水欢快地流着,偶尔遇到凸起的石块,就顽皮地打个滚,留下几朵小小的浪花,又急急地追赶同伴去了。有时走着走着,泉水不见了;可当你拐过一个弯去,又不期然地与它相遇,仿佛故意要给你一个惊喜似的。神仙居的瀑布也多,有名的有十一处。不时有或大或小的瀑布,从高而陡的山崖直泻而下。飞天瀑号称神仙居最美的瀑布,瀑布随风飘荡,形成“S”形的曲线飘落而下,十分美丽。象鼻瀑是神仙居中水量最大的瀑布,常年流水不干,瀑声震耳欲聋。从侧面看上去,象鼻瀑所在山体酷似一头大象的面部,而象鼻瀑刚好从大象的鼻子所在位置飞流而下。
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活。丰沛的雨水,让神仙居变得格外滋润,为神仙居披上绿色的盛装。神仙居的风景绝美,更是一个神奇的植物王国,共有植物约1400种。毕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景区里古树名木林立,奇花异草遍地,有珍贵的长叶榧和南方红豆杉,还有目前世界上独有的新植物“油点草”。这些花花草草都有着非常好听的名字。像珍贵的藤上奇花——朱雀花,外形与朱雀极为相似,更有着各种惟妙惟肖的动作造型。朱雀花直接长在藤蔓上,花萼像鸟头,花瓣如鸟身,有褐色的头、袖长的身、微张的双翼,还有翘起的鸟尾,有如朱雀飞舞。每年三月到四月下旬朱雀花开时,花朵吊挂成串,每串二三十朵不等,串串下垂,酷似无数碧玉雕就的朱雀落在枝头。万鸟栖枝,神形兼备,令人叹为观止。关于朱雀花,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数百年前,“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来到人间,看到稻田的谷穗被一大群朱雀吃光,农民颗粒无收,顿生怜悯之心,便用山藤将朱雀缚住,弃之于山野间,只是每年清明节前后庄稼青黄不接之时才将朱雀放飞,于是便有了这阳春烟雨中玲珑可爱的朱雀花。
还有华丽绝美、象征着无尽爱情和无尽思念的彼岸花,也有一个传说。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惺惺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相见。见面后,“彼”发现“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样发现“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一见钟情,心生爱念,便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地扼杀了。天庭降下惩罚,给他们两个下了一个狠毒无比的诅咒,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只是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这就是彼岸花。凄美的故事让彼岸花更加动人。

神仙居的云也格外地多,格外地奇。“海是龙世界,云是鹤故乡。”自古鹤与仙是连在一起的,仙人所在的地方当然少不了云。云是仙人的交通工具,没有了云,仙人如何出行?攀上顶峰,站在观景台,举目四望,天空祥云缭绕,山间雾气蒸腾,波涛汹涌,恣肆汪洋,变幻万千,云海美景,宛若仙境。观音峰盘坐在云海之中,栩栩如生,有如南海观音踏云而来。行走在景区的悬空栈道,如在天宫。“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云深不知处”,不知道有多少仙人出没其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神仙居完全印证了这句话。因为有了仙人,神仙居才声名远播,令人神往。就连宋真宗赵恒听闻后都大发感慨,说此地“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于是下令将台州永安县改名仙居,于是“仙居”之名一叫就叫到了今天。
永安溪
坐在小小的竹筏上,任身体随着竹筏在水面上缓缓漂流。看蓝天碧碧,白云悠悠;看鱼翔浅底,水鸟翔集,任思绪随着白云在天空中舒卷,似乎若有所思,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把自己彻底放松在这片纯净的水面上,时间仿佛静止,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可顶半日的尘梦。
过去一直以为,“溪水”就是又窄又细的小股水流,我们在山间常见的,山谷里流淌的那种。没想到,仙居的“溪”那么长,长到141千米;那么宽,宽处可达几百米,可以并排行驶十几条大船。
这就是永安溪,仙居的母亲河。

永安溪为浙江的八大水系之一——灵江—椒江的源头,流域面积2 704平方千米,自西向东横贯仙居全境,至临海市城西三江村与始丰溪汇合为灵江。在古代,永安溪是仙居及其周边地区人们主要的交通线路,航运十分发达,溪中白帆点点,船只往来如梭,因而有仙居八景的“南峰眺艇”一景。随着陆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永安溪已不再承担航运的沉重负荷,回归了它那宛如处子的娴静幽雅,像一道晶莹的白练在仙居大地上舞动,显得格外清丽脱俗。专家们曾高度评价它,“山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分析,可达一级饮用水标准”,是极少见的一条没被污染的河流。
从1998年开始,仙居人开发了永安溪漂流,为奔波劳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的竹筏作为工具。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让人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竹筏载着我们,轻轻地驶离漂流起点码头。竹筏是两个拼在一起的,坐了我们十几个人。竹筏前头高高翘起,便于减轻阻力。一坐上竹筏,置身在清幽的溪流上,我的心情就恬静下来,好像被眼前的溪水过滤过一样,洗脱尘俗。溪水从竹筏的缝隙间透过来,我们在脚上套上塑料鞋套;有的人干脆脱了鞋,让光脚亲近凉津津的溪水。
溪水静流,筏在水中缓缓滑行。船夫偶尔拿竹篙在水中轻轻一点,竹筏顺流而下。水绿如蓝,碧溪潺潺。清泠泠的溪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板心,凉飕飕,痒酥酥,舒服极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波光鳞鳞,碎金万点。两岸风光一路向我眼前扑来,不断变幻着。绵延起伏的山脉,覆盖着蓊蓊郁郁的茂林修竹。不时有垂柳繁花、房屋人家从眼前飘过。长脚的鹭鸶在浅水中觅食,飞过去,又飞回来,白色的身影倒映在清清的水面。有钓鱼爱好者撑着遮阳伞、坐着高脚凳在岸边钓鱼。据说,永安溪物产丰富,除了鱼虾蟹鳖,更奇的是,溪里还有罕见的花鳗鲡。它生在永安溪潭的岩穴中,“非雪不出也”,因其久居暗处,视力退化失明,只有雪天才能出洞觅食,却难识归路,遂被渔民捕获。我蓦地想起明代文学家张岱的散文名篇《湖心亭看雪》,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溪上看雪图”来。看来,要想识得花鳗鲡真面目,还得张岱这样的痴人、雅人不可。
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永安溪的山光水色让人沉醉,坐在筏上,伸出手来,白色的云朵似乎伸手可摘;欸乃船声,又让人回到美好的童年时光。

许是水色山光陶醉了大家,有同行者忍不住放声歌唱: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雄鹰展翅飞,
哪怕风雨骤。
……
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此情此景,也许这首歌是最容易被人们想起来的。
受到感染的人们纷纷放开歌喉,一时间此起彼伏,歌声不断。
正在此时,一个略显沙哑又高亢悠扬的声音响起来了,大家马上安静下来,侧耳倾听:
仙居是个好地方来噢,
青山哪绿水呀赛苏杭喽,
清清泉水凉又甜来,
山花四季香喽。
哟~嗬,哟~嗬
哟嗬!
原来是船夫,也许是受到大家的感染,也放开喉咙唱起了仙居当地的民歌。在大家热烈的掌声、喝彩声的鼓励下,船夫又唱起来。
仙居是个好地方来噢,
青山绿水杨梅红喽。
前山后山都是歌,
永安的溪水长又长,
永安的溪水长又长。
听得出来,这是他现编的歌词,赢得了大家开心的笑声。
这歌声、笑声、鼓掌声、喝彩声,像珍珠一样在水面上弹起又落下,永安溪上铺满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