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深一土”战略推动地学科普创新
Online: 2017-01-20
本文引用格式
本刊主编.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这一重要讲话,对于推动中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全力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这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提供了路线图和方向标。
科技科普并头进,四大方面皆关注。围绕深地探测,对深地探测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进行科学普及,让民众了解第二找矿空间和地下发展空间等知识;围绕深海探测,紧扣认知深海、探查深海、开发深海等主题;围绕深空对地观测战略,向大众普及深空对地观测技术、卫星遥感应用技术,更好支撑生态国土和智慧国土建设;围绕土地科技创新,普及耕地质量提升、荒废土地利用、土地生态修复等地学知识。我们加大力度,在推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之环境下,普及地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地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形成良好氛围,推动地学科普创新。
千帆齐发话科普,百舸争流说文化。我们在普及相关地学知识之时,还要重点记录地质调查系统专家、学者、基层一线地质队员等的心声,分享其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地质调查成果科普、野外地质调查的点点滴滴,展现地质人的精神风貌,推动地学科普与文化融合。
本期特稿《嫦娥探月圆梦圆》,特邀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撰写了涵盖探测月球的缘由、中国月球探测梦、中国近期的月球与火星探测等内容的科普文章;《“蓝宝石”撒落在地球上》解读了湖泊的形成、类别及功能等,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湖泊;《“中国超级天眼”的地质科技支撑》介绍了贵州喀斯特洼坑中建设“中国超级天眼”及其背后的地质与科技因素,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地质人的“三光荣”精神赞歌;《寻找奇丽彩虹山》给你一种独特彩虹般享受;《玉,苍天厚土给我们的文化图腾》探讨了不同类别玉的特征及背后的故事;《章鸿钊知行观探微》阐述了地学大师章鸿钊“知性求知于自省、筹谋高瞻于自律、求真务实于自为”等知行观;《地质之美》让你静下心来领略一下地质人常年栖身野外之余的摄影之丽;《走进王学求的地球化学世界》,讲述了青年地质学家致力于地球化学研究、奔波于野外考察的某些细节;《会心处不必在远》等散文、《地学诗歌展》所刊载诗歌,呈现山水自然之秀美!
这一年,我们将围绕“三深一土”战略,积极向地学科普创新之路迈进!
这一年,我们将围绕“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积极宣传地质文化,在地调新百年里不断取得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