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6, 6(1): 37-39 doi:

宝石世界

神奇瑰丽话赤玉—— 告诉你南红玛瑙的秘密

文图/何雪梅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

Online: 2016-01-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何雪梅,女,中国知名珠宝鉴定专家、珠宝文化学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央电视台《一槌定音》栏目珠宝评鉴专家,北京珠宝协会珠宝文化研究会会长等,从事珠宝鉴定、珠宝文化等教学与研究。

PDF (186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文图/何雪梅. 神奇瑰丽话赤玉—— 告诉你南红玛瑙的秘密.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J], 2016, 6(1): 37-39 doi:

玛瑙在矿物学中属于石英岩成分,是指颜色掺杂交错的石英岩玉。“玛瑙”二字来自佛教,梵文含义为“马脑”,汉传佛教高僧加了“王”字旁进而标为玉属,从而出现“玛瑙”二字。南红玛瑙,质地细腻油润之红色的石头,古称”赤玉”,为我国独有品种,产量稀少。

追根溯源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玛瑙勒赋(并序)》中云:“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方其人因以名之”,道出“玛瑙”的来历。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其《七律·郑附马宅宴洞中》云:“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借玛瑙碗言主家器物之瑰丽。老南红玛瑙极为珍贵,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开采殆尽。南红玛瑙古人用之入药,养心养血,信仰佛教者认为它有特殊功效。佛教七宝中的赤珠(真珠)指的就是南红玛瑙。古有“玛瑙无红一世穷”之说,南红重器有“红白鱼花插”“凤首杯”,等等。

> 红白鱼花插


> 凤首杯


乾隆时期,由于对雕刻工艺、玉石材料有非常高的选择标准,使得传世珍品一度消失,而南红的产地迄今为止都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今天的南红玛瑙,已经与和田玉、翡翠形成鼎足之势。

三分天下

南红玛瑙根据产地主要分为三种:甘南红、滇南红、川南红。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价值应该根据具体料子来判定,甘南红、滇南红、川南红虽是产地品质代表,但不论哪种南红,都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都很珍贵。

甘肃迭部甘南红 甘南红出自甘肃迭部,这个区域的老南红珠子密度异乎寻常地高,并且具有地域辐射性的特点。甘南红色彩纯正,颜色偏鲜亮,色域较窄,通常都在橘红色和大红色之间,也有少量偏深红的颜色,其中雾状结构出现的概率较少。无论是红色部分还是白芯,都具有更好的厚重感和浑厚感,类似于水彩颜料。一般认为甘南红的质量是南红中最好的,甘南红多见于那些超级靓的老珠子。

云南保山滇南红 滇南红产自云南保山,原料以块大多裂为特点。明代徐霞客记载:“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滇南红的色彩艳丽,但是色调偏灰调(美学意义上的灰调,而非灰色),颜色方面色域较宽,可以出现粉白、粉红、橘红、朱红、正红、深红、褐红等红色调,视觉效果上容易出现表面雾状结构(或者说霜状结构),看起来有稀糊感,且雾状结构中雾易靠白调而非红调。此外,滇南红还可出现有半水晶质特征的“白芯”,看起来像水粉颜料。

> 滇南红


> 川南红


> 甘南红


四川凉山川南红 川南红是近两年来才被大量开发的一个南红品种,产自川西的凉山州。川南红是火山爆裂式喷发到地表后二氧化硅充填裂隙形成的,属火山南红,开采自沉积岩。原石呈现圆顺造型,看上去和马铃薯造型很像,外号“南红蛋蛋”。从外表皮粗细程度来说,川南红通常分为两种较典型的类型:一是光滑如铁的“ 铁皮壳”, 铁皮壳的原石通常表皮较薄,肉质更细腻;二是相对粗糙的“麻皮壳”,麻皮壳通常需要去掉较厚的外表皮才能看到里面润泽的肉质。凉山川南红按颜色可以将其分为锦红、玫瑰红、朱砂红、缟红、红白料。此外,凉山川南红的部分产地的峡谷小溪里产小块鹅卵石状的溪料,溪料为火山蛋在水里经过冲刷磨掉了皮,自然抛光而成。

南红玛瑙对着强光能够看出红色的地方是由无数个类似朱砂的细小点聚集而成的点状结构,这些类似朱砂的细小点是含铁元素的物质,而不是朱砂(硫化汞)。南红的红色由这些细密的“朱砂点”汇聚而成,它具体的分布影响着南红颜色的好坏,同时也可以当作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凉山料不容易有“朱砂点”,大部分云南保山滇南红有朱砂点特征。

饰品鉴赏

自古以来,南红玛瑙大多制成朝珠和藏式圆珠,流传至今又衍生出勒子、戒面和挂坠等种类。 细分一下,南红玛瑙饰品大致有戒面、珠串和挂坠三大类:戒面通常采用高品质南红,有时会有特殊包体形成特异纹路分布其中;种类最为繁复的则当属珠串,现今圆珠、算盘珠、桶珠大肆瓜分市场,已成鼎足之势,或是自相搭配的108颗佛珠,或是与青金、绿松、蜜蜡等相互照应,或与吊坠相结合;挂坠亦是炙手可热,不论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雕刻师的匠心独运,都让人啧啧称奇。听了这些名头是不是有些迷糊?没关系,我们从戒面开始。

戒面,首选属颜色,颜色位于尺寸与重量之上。 圆珠,南红玛瑙最普遍的成品。自清朝朝珠从藏区引进,三通、背云、佛头、佛嘴、坠子等一发不可收,一般都具有形制规整、圆形周正、抛光程度高、极少出现白芯等特点。佛珠略显庄严,我们来换小清新风。南红圆珠还可作为手串进行搭配,青金石、绿松石、蜜蜡、小叶紫檀等多种材质信手拈来。南红单看太扎眼,小叶紫檀来压惊,青金、南红和蜜蜡,红花还需绿叶配。

虽说简洁就是美,但此处还得看搭配。 算盘珠,曾红极一时,因“算盘一响,黄金万两”而为人们所喜爱。所谓算盘珠,即是仿照算盘的珠子制成,因可避开裂纹而普遍以保山南红玛瑙和联合料为原料。优质的算盘珠,不仅选取上等原石,在工艺和形制上同样考究。小尺寸的算盘珠可当配珠或隔片,搭配起来有模有样。

流传下来的饰品中自然少不了勒子,形制多为圆柱形(桶珠)和橄榄形(两头细,中间粗),可与其他材质相搭配,作玉饰挂在胸前或腰间,还可作为顶珠或与圆珠相搭配。勒子里最小的可做配饰,亦可互相搭配成手串佩戴,精致可爱,深受女性喜欢。质地纯净和纹路华美的异形挂坠同样值得收藏。

戒面和珠串的欣赏暂时告一段落。时光回溯,那时候只有保山滇南红,大型雕件千金难求。如今,凉山川南红填补了空缺,南红雕件步入我们视野。

> 南红饰品(挂坠)


好工配好料,好的工艺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不完美进行掩藏或利用,配合南红的质感因材施艺的巧雕,常使得雕件返朴归真,令人眼前一亮。南红雕件美归美,我们依旧只会看不会买,不会评价。南红玛瑙雕件可以这样看:

一瞧质地:能否如《玉记》所述:“体如凝脂,精光内敛,质厚温润,脉理坚密。”即看上去很舒服、柔和,给人以滋润感。

二盯颜色:考量红色的纯度与饱和度。根据个人喜好可选取不同纯度和饱和度的雕件,发闷或带有黑色与“干红”(即不滋润)则会影响南红的价值。

三睹俏色:如作品《蝶恋花》,蝴蝶比例恰当,牡丹栩栩如生,将白色的部分化为蝴蝶与花,在依料赋形的基础上,依色赋形,使作品形色相依。若与自然形态相吻合而富有情趣,则为上品。

四观完整度:裂纹越少,完整度越高的作品,价值也越高。

五瞄体量:越大越稀有,即使是圆珠,直径大1毫米亦可有3倍身价。

六探雕工:其重要性有时要超过颜色。“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无别”,精雕细琢方显艺术价值。

最后总结一下,质地温润如玉,颜色红艳灵动,完整性好,体量大者佳,雕刻工艺也不容小觑,极富表现力的作品往往能掩饰作品瑕疵,提升品级。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