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天地 各有其度
Online: 2016-03-20
本文引用格式
本刊编辑部.
.
自然置于我们的视野, 引人遐想,让人寻思。
我们在自然中思忖,看大千世界,观一草一木,赏一山一水,望一湖一海。茫茫沙海中一湾清泉,那是沙漠的眼,却似乎在流眼泪;壮丽岩溶中一条暗河,那是大地的血脉,也在默默流淌。山水湖海的美好记录,离不开自然而然的生活;科学技术的不断创造,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思索。我们在自然法则中寻求自我的存在,逐步调节自身,持续临摹自然的手法。这一过程中,改造与利用,给了我们难以形容的巨大收获,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本期《地球化学元素图谱与衣食住行》,带您进入“化学地球”,查询地球化学街景,告诉您地球化学元素是哪来的,您所穿戴的金银首饰是哪来的,哪里产的大米可能含镉,哪里的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等诸多衣食住行问题;《找矿利器 物探尖兵》向您介绍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展示向赋存于深厚地层下的资源做“透视扫描”的技术;《“一带一路”上的一颗璀璨绿宝石》呈现了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的雅丹夕照、月泉晓彻、沙岭晴鸣、大漠雄关等景色,饱览它神奇而瑰丽的绝世盛景;《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记录了贵州遵义安页1井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团队的故事,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期地质工作者“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核心价值观;《师教长留启后生》,讲述了翟裕生院士80岁高龄依然和学生一起出野外、下矿井、钻坑道的故事;“行者·随记”栏目中散文《恍惚文登是故乡》、地学诗歌《太平洋》等,带您步入山河、草地、大洋之境,尽赏自然之美。
天地大美不言,万物各有其度。我们须心存对自然的感恩,我们须牢记对自然的敬畏,在我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不断开创美好未来!